
抒发歌颂之情。 汉 扬雄 《河东赋》:“敦众神使式道兮,奋六经以攄颂。”
“摅颂”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搜索结果从以下角度解析:
读音与结构
该词读作shū sòng,由“摅”和“颂”两个左右结构的汉字组成。
核心释义
意为“抒发歌颂之情”,即通过文字或言辞表达赞美、称颂的情感。例如汉代扬雄在《河东赋》中写道:“敦众神使式道兮,奋六经以摅颂”,此处即借经典文献来传达对神明与道德的赞颂。
字义分解
应用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古典文学或正式文体中,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其近义词包括“颂扬”“讴歌”等,相关成语如“摅肝沥胆”“颂德歌功”也体现了类似的表达倾向。
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古籍用例或引申含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摅颂》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思是纳谢颂歌、赞美。它常常用来形容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敬佩和赞赏之情。
《摅颂》的首部是手部,尾部是页部。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扌(手部,3画)和页(页部,6画)。
《摅颂》的来源比较复杂,摅取指纳谢,颂歌就是讴歌的意思。在古代,人们用纳摅颂的方式表达对神明或帝王的崇敬和赞扬。摅颂这个词的繁体形式是樾頌。
古时候,汉字摅颂的写法与现代字形有所不同。其中,摅的古代字形为摅,采用了手部旁加上升曲线表示举起的动作;颂的古代字形为頌,由页部旁边是目、下面是光两个部分组成,光象征着光明和音乐。
1. 他为了感谢老师的辅导,写了一首摅颂老师的歌。
2. 这首诗以摅颂丰收的景象,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恩惠。
组词:摅扬、摅怀。
近义词:歌颂、赞美。
反义词:责备、谴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