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散外的意思、散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散外的解释

指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元年》:“愿诸公携 镇 之书言于上前,速定大计;如其不然,即赐 镇 归田,或解 镇 之职而置之散外,皆诸公之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散外"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官职或身份状态,其核心含义是指处于正式编制之外、非核心或闲散的职位或人员。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 基本释义

  1. 指闲散、无固定职事的官职或人员

    "散"在此有"闲散、非紧要"之意,"外"指在正式编制或核心体系之外。合指那些不承担主要政务、地位相对次要的官职或人员,常与握有实权的"职事官"相对。例如古代官制中的"散官"(阶官,表品级但无实职)或"员外"(正员之外的官员)均可纳入此范畴。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6册第153页对"散"的释义引申;《通典·职官典》对唐代官制的记载。

  2. 指远离权力中心或核心事务的处境

    引申为被排除在重要决策或核心圈子之外的状态,带有边缘化、不受重用的意味。常用于形容官员或士人未得重用、身处闲职的情形。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341页"散"字条下相关义项;结合《史记》《汉书》中官员迁谪的用例分析。

二、 词源与演变

"散外"一词的构成源于古代职官制度:

三、 现代使用与注意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历史词汇,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职官、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作品中。理解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与现代词汇混淆。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1.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2. 杜佑. 《通典·职官典》. 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02.
  4. 班固. 《汉书》. 中华书局点校本.
  5. 司马迁. 《史记》. 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散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闲散而无固定职守的官职,常见于历史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与相关背景:

1.基本释义

2.语境与用法

3.注意其他解释

部分资料(如)误将“散外”解释为“离开原居地到外地”,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混淆了“散居在外”等类似表达,建议以官职释义为准。

4.总结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续资治通鉴》或古代职官辞典(来源:、2、5)。

别人正在浏览...

爱美棒头出孝子鼻液才学车服尘牀吃剑才耽迷嫡出地方民族主义舵手负恩昧良扶于狗咬吕洞宾光溜溜观试固壁清野鬼诹孤远黑不溜黑非横请睆睆恢肆脚打着脑杓子忌妒静悫金穰九品莲池决掦聚拢浚渠均匀快板狂想厘祀罗圈买交眸瞯凝审擒生日用品入破三清殿上下其手善颂善祷身丁税耍脸子束教说得去蜀纸梭梭田夫野叟铜梗晩禾惟一文斗闲探泄漏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