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顧的意思、高顧的詳細解釋
高顧的解釋
明 高攀龍 、 顧憲成 的并稱。 高 為 明 代大儒,與 顧憲成 修複東林書院,講學其中。 憲成 卒, 攀龍 專講席。世稱“高顧”。 清 方苞 《學案序》:“ 金沙 王無量 輯《學案》,以《白鹿洞規》為宗,而溯源于 洙 泗 ,下逮 饒仲元 、 真西山 所定之條目,以及 高 顧 ‘東林’之會約。”
詞語分解
- 高的解釋 高 ā 由下到上距離大的,與“低”相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聳。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樂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勢)。高瞻遠矚。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等級在上的:高級。高考。 在
- 顧的解釋 顧 (顧) ù 回頭看,泛指看:顧眄。顧名思義。回顧。 照管,注意:顧及。顧忌。顧慮。顧念。顧恤。顧全。顧問。顧惜。兼顧。 商店或服務行業稱來買貨物或要求服務的:顧客。惠顧。主顧。 拜訪:三顧茅廬。
網絡擴展解釋
“高顧”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主要含義(曆史人物并稱)
指明代學者高攀龍與顧憲成的合稱。兩人共同修複東林書院并在此講學,成為明代理學的重要代表。顧憲成去世後,高攀龍繼續主持講席,後世以“高顧”并稱以表尊崇。
背景補充:
- 高、顧二人倡導“經世緻用”思想,強調學術與政治結合,推動了東林學派的發展。
- 清代方苞在《學案序》中提及“高顧‘東林’之會約”,體現其學術影響深遠。
二、方言含義(南方口語)
在南方部分地區方言中,“高顧”可代指菜肴,屬于口語化表達。但此用法較為地域化,日常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
“高顧”需根據上下文區分:
- 曆史語境下指明代學者高攀龍、顧憲成;
- 方言口語中可能指菜肴。
建議優先采用曆史人物并稱的釋義,如需了解方言用法需進一步考證地域文化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普通話中的“高顧”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高顧(gāo gù)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高處注視”。常用來描述人或者動物站在高處,俯視着下方的景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高顧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高”字由“高部首”組成,它表示的是高度;“顧”字由“頁部首”和“口”組成,它表示的是注視或觀察。
來源和繁體
高顧這兩個漢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古文中的“高”字以圖形象高山為基礎,表示高度。而“顧”字起初寫作“勾”字,表示手指着物體的樣子,後來于《說文解字》中改為“顧”字,表示視線往上方的意思。
繁體字“高顧”在簡體字中寫作“高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高字的字形比較簡略,不含有現在的冠部,而顧字的“頁”部則更窄小一些,字形更為扁平。
例句
1. 在山頂上一站,能夠高顧四周的美景。
2. 他高顧着遠處的飛鳥,在心裡默默祝福它們。
組詞
高山、高樓、高度、顧客、顧慮、留顧
近義詞
鳥瞰、俯視、瞻仰
反義詞
低頭、仰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