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俘略的意思、俘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俘略的解释

俘获掠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初, 刘继元 降,帝令殿前都虞候、 武泰 节度使 崔翰 先入慰諭,仍禁俘略之物无得出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俘略”是汉语中一个历史语境较强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在战争或冲突中通过武力手段掳获人员、掠夺财物。该词由“俘”和“略”两个语素构成:

  1. “俘”(《说文解字》释为“军所获也”)特指战争中捕获敌方人员,《左传·成公十三年》即有“俘我王官”的记载;
  2. “略”(《玉篇》解作“夺取也”)侧重对物资的强取,《汉书·匈奴传》载“略民畜产”即属此类行为。

历史用例中,“俘略”多连用表述军事征服行为,如《旧唐书·突厥传》载“突厥颉利可汗率众东徙,寇边州,俘略人畜”,《资治通鉴·唐纪》亦有“吐蕃俘略邠州民口万计”等记录。

现代语言应用中,该词常见于历史研究及古籍解读,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古代战争史》将“俘略”定义为“古代军事活动中兼具人口掳掠与物资劫夺的双重暴力行为”。

语义关联方面,其近义词“掳掠”“劫掠”侧重暴力性,而“俘获”“缴获”则偏重军事合法性,词义差异体现古代战争伦理的复杂性。

网络扩展解释

“俘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fú lüè,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以下内容详细解析:


基本词义


词义来源与结构

  1. 单字解析:

    • 俘:本义为作战时擒获敌人(如“俘虏”),引申为夺取。
    • 略:意为“掠夺、强取”,如《左传》中“侵疆略地”的用法。
    • 组合后,“俘略”强调俘获与掠夺的双重行为。
  2. 历史语境:

    • 多见于史书,如宋代史料中描述军队攻占城池后对财物和人口的劫掠行为。例如宋太宗时期,崔翰奉命禁止士兵掠夺战利品,即“俘略之物无得出城”。

用法与示例


“俘略”是典型的军事术语,结合“俘获”和“掠夺”两种行为,常见于历史文献。如需进一步查阅具体史料,可参考《续资治通鉴》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拜赐之师班谕襃赏跸道餔时痴雨冲位穿花凤祷谢独舞方张剕罚飞灵峯巅勾头黑塔窟歡传欢服祸福无常降礼赍贷揪出豤豤克臻匡纠蜡宾临凡灵警流循龙驰虎骤路世马栏民蠹冥国末秩攀配清俸孺褓弱管三刀生恩市鄽誓檝释泪适情率意诗券霜髯水旗束浪舒遟桃花绶逃死外电万寿节微节威胜违衷文从字顺文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