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捐书的意思、捐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捐书的解释

废书不读。《庄子·山木》:“ 孔子 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絶学捐书。” 唐 李白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诗:“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 宋 王安石 《窥园》诗:“ 董生 只被《公羊》惑,肯信捐书一语真。” 严复 《和荆公<适意>》:“不知适意缘何事?只信捐书一语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捐书”是由“捐”与“书”构成的动宾短语,其核心含义指向自愿将书籍无偿赠予他人或机构的行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捐”指舍弃财物以作公用,“书”即装订成册的著作,二者结合后构成具有公益属性的社会行为。该词在汉语语境中包含三层递进含义:

一、物质层面的流转:指个人或团体将自有书籍通过公益机构、教育单位等渠道进行物理转移,如《中国慈善史》记载,清代“义塾捐书”制度就通过书院实现典籍共享。现代社会中,图书馆、乡村学校常作为主要受赠方,承担知识载体的二次传播功能。

二、文化价值的传递:教育部《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将捐书列为“知识扶贫”的重要形式,强调其承载着消除信息鸿沟、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使命。如希望工程“图书角”项目,通过定向捐书使偏远地区儿童获得课外读物。

三、精神内涵的延伸:在《汉语大词典》释义体系中,“捐”字蕴含奉献意味,因此“捐书”常引申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实践。宋代朱熹创办白鹿洞书院时倡导“捐书共读”,便体现了士人阶层以典籍传播推动教化的理念。

当前公益实践中,该行为已形成标准化流程。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捐赠管理办法》规定,受赠机构需对书籍进行ISBN核查、品相评估与分类编目,确保捐赠有效性。互联网平台如“多抓鱼”推出的循环书店模式,则通过线上捐书渠道创新延续了传统捐书活动的时代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捐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典文献和现代用法分层次解释:

  1. 古典含义
    指“废书不读”,即放弃读书或停止研习学问。该释义源自《庄子·山木》中“絶学捐书”的记载,意为孔子停止讲学、不再读书()。后世文人如唐代李白、宋代王安石等均沿用此意,例如王安石在《窥园》中写道“肯信捐书一语真”,表达对脱离书本束缚的思考()。

  2. 现代用法
    在当代语境中,“捐书”常指捐赠书籍的行为,例如公益活动中向学校或贫困地区捐献图书()。但此用法更多依赖具体语境,需结合“捐”的“舍弃、献助”本义(如解释的“捐资”“捐献”)来理解。

  3. 文化关联
    古义中的“捐书”反映了道家思想中对过度依赖书本知识的批判,与“绝学无忧”的哲学观相呼应()。

例句参考:

如需进一步探究古典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查阅《庄子·山木》或宋代诗词集。

别人正在浏览...

八个字白癜风百世流芬白手兴家柏脂边塞彻桉掣笔郎龊茶从师窜身大马爵旦过僧电荷丁家艰抖搐多佛尔海峡方鼎逢比凤翥鹏翔否败扶拥钩钜黄雾火流星荐至戒子鮆力苦笋劳什子酹奠伦彝毛施密使抹泥飘乡扑速漆工起前秋涨榷易尚齿设奇拾翠羽士雄说东谈西蒐索酥醪塑炼孙业台孩讨饭棒透达头市围城畏微乡壁虚造宵类效慕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