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焚稿的意思、焚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焚稿的解释

(1).犹焚草。烧掉底稿。《旧唐书·高士廉传》:“ 士廉 既任遇益隆,多所表奏,成輒焚稿,人莫知之。”《宋史·张庭坚传》:“ 庭坚 言论深切,退輒焚稿。”参见“ 焚草 ”。

(2).焚烧诗文手稿。《红楼梦》第九七回回目:“ 林黛玉 焚稿断痴情, 薛寳釵 出闺成大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焚稿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焚”(烧毁)和“稿”(文稿、草稿)组成,其核心含义指焚烧文稿或书稿的行为。该词蕴含强烈的文化意象与情感色彩,常见于文学、历史语境中。以下从词典释义、行为动机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详细阐释:


一、基础释义与字源


二、行为动机与引申义

焚稿行为多源于以下深层心理或现实因素:

  1. 自我否定与精神决裂

    作者对作品价值产生怀疑,或为与过去的思想、情感彻底割裂而焚稿。如清代诗人龚自珍“诗渐凡庸人可想,侧身天地我蹉跎”后焚诗稿,象征对旧我的告别。

  2. 保护隐私或避祸

    涉及敏感内容时,焚稿可避免文字被他人窥探或成为政治迫害的证据。明代方孝孺拒为朱棣拟诏,其门人为保其诗文免遭株连而私焚遗稿(《明史·方孝孺传》)。

  3. 艺术追求的极致表现

    文人视文稿为生命延续,焚稿常寄托悲壮情怀。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焚诗稿,既是对爱情的绝望,亦是对“质本洁来还洁去”人格的坚守。


三、文化象征与文学意象

焚稿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隐喻: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夏征农, 陈至立 主编.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3. 曹雪芹. 《红楼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4. 章学诚. 《文史通义》. 中华书局, 1985.

网络扩展解释

首先,

别人正在浏览...

板梯暴崩背征伯姑捕搏晨昏定省蜑丁雕破堕甑额定转速峨嵋鹅溪返哺之私法坛肤知赶鸭子上架高自标树俇俇毁宗夷族夹弄戢景急留古鲁荆尸筋疲力尽进陷纪羣交积羞成怒絶妙好词居陋踞慢锔碗匠槛舍庐儿罗丹盲视洴涌前回齐娥倾杯乐清愁齐优器志群蚁溃堤三复斯言散脉撒骚放屁上种折莫市调説不齐土地庙穨年巍蟠毋度魻鲽弦矢县役县佐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