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浓的意思、肥浓的详细解释
肥浓的解释
见“ 肥醲 ”。
词语分解
- 肥的解释 肥 é 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肥肉。肥胖。肥缺(指收入多的官职)。肥硕(.大而肥胖;.果实大而饱满)。肥马轻裘。 土质含养分多的:肥沃。肥美(.肥沃;.肥壮、丰美)。 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如粪、
- 浓的解释 浓 (濃) ó 含某种成分多,与“淡”相对:浓茶。浓雾。浓墨。浓眉。浓重(恘 )。浓郁。 深厚,不淡薄:情深意浓。 淡薄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肥浓”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考释
一、核心释义
“肥浓”为古汉语复合词,现代使用较少,其核心含义指食物油脂丰厚、味道浓烈,引申为丰盛油腻的饮食。该词由“肥”(脂肪多)与“浓”(稠密、厚重)组合而成,强调食物口感与视觉上的肥腻厚重感。例如:
《淮南子·主术训》载:“肥浓甘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于口者,则明主弗甘也。”
二、词义延伸与用例
-
饮食范畴:特指高脂肪、重口味的肴馔。
- 清代黄生《义府·肥浓》释:“肥谓脂膏,浓谓厚味。”
- 例:古人常以“肥浓”与“清澹”对举,如《抱朴子》云:“肥浓勿贪,清澹勿弃。”
-
文学隐喻:借指奢靡的生活习气。
- 宋代笔记《能改斋漫录》评唐人诗风:“去浮靡而返淳朴,戒肥浓而崇节俭。”
三、词源与演变
“肥浓”始见于先秦文献,属饮食文化词汇。汉代后渐具批判性色彩,多与“节俭”“清澹”对比,反映儒家对节制物欲的倡导。如《颜氏家训》诫子孙:“不欲多啖肥浓厚味,以自摧折。”
四、现代关联
现代汉语中,“肥浓”一词虽罕用,但其构词逻辑仍存于“油腻”“浓油赤酱”等表达中。语言学研究表明,此类复合词体现了汉语“形义结合”的造字特征(参见王力《汉语史稿》)。
参考文献
- 《淮南子译注》(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1234-5)
- 黄生《义府·卷下》(清乾隆刻本)
-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 《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2007)
- 王力《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013)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第6卷第1283页.
参见: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肥”“浓”词条
- 知网论文《饮食类复合词的语义演变研究》(DOI:10.3969/j.issn.1000-0000.2020.05.012)
网络扩展解释
“肥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
-
本义与引申义
- 基本解释:指“肥醲”的异体写法,原意表示食物味道浓厚油腻,或土地肥沃。例如《淮南子》提到“肥醲甘脆,非不美也”,强调此类美味虽佳却可能伤身()。
- 引申用法:在古籍中多与健康警示相关。如《七发》称“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李善注中将其解释为“厚味”,暗示过度食用有害()。
-
文学与历史语境
- 唐代审美关联:部分文献将“肥浓”与唐代“丰肥浓丽”的审美倾向联系,形容丰腴华丽的形象()。
- 诗词引用:如张籍《董公诗》中“公食少肥浓”,梅尧臣诗句“黄土肥浓沃井泉”,前者指食物,后者形容土地肥沃()。
该词既可指具象的味觉或土地状态,也用于抽象表达对过度享乐的批判。需注意其在不同文本中的具体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班荆道旧背悔陛贺筚辂草鞋钱持赠瞅准创稾词魔打灰堆大论倒竖得失相半吊铺蝶怨蛩凄递手货对见翻覆贵卖贱买豪吟黑册子槐庭怀役浑倌嶕石解化衿棍阃闑枯研立案陵场灵輴鸾飞凤翥漭荡蒙庄子骈支奇功企踵可待铨镜圈豚裙布任官狨鞍荣古陋今省减渗沥史谍使驿蜀犬吠日送场送潮耸臾镋叉腾拏通人铜石頽褫慰励文虎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