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委任官职。《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孔颖达 疏:“任官,谓任人以官,故云官贤才而任之……任官,是用人为官。” 宋 司马光 《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臣初上殿即言人君之德三:曰仁,曰明,曰武;致治之道三:曰任官,曰信赏,曰必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国家治民以官,任官以人。”
(2).特指荫补任职。 宋 叶适 《任子》:“人臣以子任官亦国之重事也。其与之宜当於义而称於恩,使朝廷録功纪旧之意有所表见。”
"任官"是汉语中表示官职任用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代国家或机构对公职人员的选拔与任命行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定义,该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被授予官职",二是指"担任官职的行为过程"(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从构词法分析,"任"字本义为承担、委派,引申为职务的授予,《说文解字》注:"任,符也",强调官方凭证的交付过程;"官"字甲骨文象形为室内治事之所,《周礼》记载"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指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职位设置(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
在现代行政体系中,任官行为具有法定程序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24年修订)第三章规定,任官须经过资格审查、任职公示、正式任命等法定环节,体现公开选拔、择优录用的原则(来源:中国人大网《公务员法》)。从历史沿革看,《唐六典》已记载"凡任官,阶卑而拟高则曰守,阶高而拟卑则曰行"的职级对应制度,可见古代对任职资格已有系统规范(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唐六典校注》)。
该词的现代用法多出现于行政法规语境,如"领导干部任前公示""职务任免通知"等公文表述,在语言学范畴属于政论语体的特征词汇(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汉语政论语体研究》)。
“任官”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基本定义
指被上级机构正式委派官职的行为,强调职位由权威授予而非个人谋求。例如《尚书》记载“任官惟贤材”,体现古代选官标准。
历史内涵
现代延伸
当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历史或文学领域,例如描述古代官员任命流程,或批判特权阶层通过荫补获得官职的不公现象。
典型用例
需注意:当前该词已不作为现代行政术语使用,主要保留在历史研究领域。
八百壮士榜声憋憋焦焦簿案铲地诚虔陈秽重帛处境淡淡电传遁迹藏名额银冯应负兹皋鼬格化贯达鬼族古戍和言魂慙色褫教道讥查橘童狂啸鵾翔连船力墨淩块灵仪凛坎李诗谢赋理想派碌都卯生贸说明昏茗战明珠暗投挠裂泥多佛大青缸求灶头不如告灶尾三夫之言散舒三资企业山甸梢儿遡洄誻誻蜩鼹铁则筒糉望礼蔚气翔然贤嶲限韵戏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