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使驿的意思、使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使驿的解释

(1).驿站传送文书的人。《后汉书·马严传》:“时京师讹言贼从东方来,百姓奔走,转相惊动,诸郡遑急,各以状闻。 严 察其虚妄,独不为备。詔书勑问,使驛係道, 严 固执无贼,后卒如言。”

(2).传译的信使。《后汉书·东夷传》:“自中兴之后,四夷来宾,虽时有乖畔,而使驛不絶。”《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斯以来,颇徙中国罪人杂居其间,稍使学书,粗知言语,使驛往来,观见礼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使驿是中国古代交通体系中传递文书、接待官员的重要机构,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词义分解 "使"指奉命出行的官员或信差,《汉语大词典》释为"奉命办事的人"(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驿"本指供传递者换马歇宿的场所,《说文解字》载:"驿,置骑也"(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二字合称特指国家设立的文书传递系统。

二、历史沿革 始设于周代的"传遽"制度,至秦汉形成完备驿站体系。唐代达到鼎盛,《唐六典》记载全国设驿站1639处,形成"三十里一驿"的格局(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制度史研究》)。宋元时期拓展为水陆联运网络,明清增设急递铺强化时效。

三、职能构成 包含三大核心功能:

  1. 文书传递:日行300里的"马上飞递"制度
  2. 官员接待:提供食宿、车马、护卫等服务
  3. 物资转运:承担军需、贡品等特殊运输

四、现代转义 当代汉语中"使驿"多用于文学创作,喻指信息传递渠道,如钱钟书《围城》中"感情的信使在心灵的驿站歇脚"的修辞用法(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围城》注释本)。考古学界则特指出土的驿传文物,如里耶秦简中的"迁陵以邮行洞庭"简牍。

网络扩展解释

“使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驿站传送文书的人
    指古代驿站系统中负责传递官方文书、公文的专职人员。例如《后汉书·马严传》记载:“詔书勑问,使驛係道”,描述朝廷通过驿站系统频繁传递诏令的情景。

  2. 传译的信使
    在对外交往中,也指负责语言翻译与信息传递的使者,如《三国志·吴志》提到“使驛往来,观见礼化”,体现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二、延伸解析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不理睬长醉抄稿蠢蠢戢戢搭膊黕黮发贵发扬非体風塵之驚复命甘贵纥刺星官职鸿消鲤息讲序艰疚矫枉过正阶庑迥拔纠耳馈膳昆仑县圃拉法格滥竽充数莲脸里出外进留戍卖瓜叟木钉难弟烹煮堡砦情见乎辞秦腔绮纨之岁裙带风羣属日种戎棨瑟韵上法商务省观神学市丝食子徇君贪图安逸逃漏天界兔丘危惧文调文气无父无君无穷大量仙籙笑嘕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