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钩的意思、飞钩的详细解释
飞钩的解释
古代兵器的一种。《六韬·军用》:“飞钩,长八寸,钩芒长四寸,柄长六尺以上。”《武备志·器械·飞钩》:“一名铁鴟。脚钩锋长利,四刃,曲贯铁索,以麻绳续之鐶。敌人披重甲,头有鍪笠,又畏矢石,不敢仰视,候其聚,取则掷钩於稠人中,急牵挽之,每钩可取二人。”
词语分解
- 飞的解释 飞 (飛) ē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极,特
- 钩的解释 钩 (鈎) ō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钩子。钩针。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钩住树枝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飞钩”一词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飞钩(拼音:fēi gōu)是古代兵器的一种,主要用于战争或攻城场景。其形似锚,带有多个尖锐钩爪,通过铁链或绳索连接,可远程投掷以钩取敌人或攀爬城墙。
历史与结构
-
起源与记载
飞钩最早见于《六韬·军用》,描述其“长八寸,钩芒长四寸,柄长六尺以上”。明代《武备志》中称其为“铁鸱”,强调其四刃钩锋和铁索牵引装置。
-
使用方法
在敌人密集或攻城时,士兵将飞钩掷向目标,通过快速收拉绳索钩住敌方盔甲或攀附城墙,一次可钩取2-3人。
应用场景
- 军事用途:用于对抗重甲士兵或破坏敌方阵型,尤其在守城战中可远距离攻击攀爬城墙的敌人。
- 艺术引申:在书法中,“飞钩”也形容笔画线条的矫健流畅,多见于对书法、绘画作品的评价。
其他说明
- 部分文献提到飞钩的别名“铁鹏脚”,但此说法多见于非权威记载。
- 现代语境下,“飞钩”一词主要用于历史或文学描述,实际兵器已无应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六韬》《武备志》等古籍或相关军事史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飞钩(fēi gōu)一词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首先,作为名词,它可以指鱼钩的一种。其次,作为动词,它可以表示鱼钩上钓鱼时的动作,即向上提鱼钩,使其脱离水中。此外,飞钩还可指一种在空中飞行的形状类似鱼钩的物体。
飞钩的组词部首是飞(fēi),拆分后为非(fēi)和飞氵,氵为水的偏旁部首;钩(gōu),拆分后为钅和勾(gōu),钅为金属的偏旁部首。
飞钩一词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古时候,人们用飞钩来捕捉飞虫,以供观赏和娱乐。飞钩的形状和用途使得它成为古代文人墨客的写作题材之一。在诗词和绘画中,常常出现“飞钩走线”、“挥毫落纸间飞钩”等相关描写,以表现书法和绘画的神韵和境界。
关于飞钩的繁体字,通常是「飛鉤」。在繁体字中,「飛」与「飞」的意思相同,都表示着在空中飞翔。而「鉤」则代表了钩子的形状。
古时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古代的飞钩字写法更加繁复,有时难以辨认。然而,整体形态和基本构造与现代的写法相似。
以下是一些使用飞钩的例句:
1. 他用一只飞钩捕捉了一只小昆虫。
2. 墨客挥毫间飞钩如过。
3. 他手中飞钩悄然而动,鱼儿顷刻间上钩。
与飞钩相关的组词有:飞钩走线、飞钩走丝、飞钩走影等。
与飞钩近义的词语有:飞钓、飞鱼钩、空中飞舞等。
与飞钩相对的反义词有:沉钩、落钩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暗查爸爸表灵怖慄畅颜吃答槌毁错安头敌机厄陈方外士分子干河感悟閤长呱唧光滑洪谟弘毅宽厚华英慧辨缰锁角圭禁备劲挺锦綉心肠决鬭开肆可传澜汍雷鸟凌杂米盐柳鬟六逸梨云马渤没情趣铭佩冥栖弄假成真农贸市场僻放平治晴热囚解埆塉麴监山頽神仙不是凡人作素宦孙阳粜风卖雨铜镪维口食我家现代评论派详星拜斗相中小妖席卷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