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的意思、得过的详细解释
得过的解释
(1).犹得罪;获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夫 数以酒失得过丞相,丞相今者又与 夫 有郄。”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譬如人子,得过於父母,惟有恭顺静默,引咎自责,庶几可解。”
(2).得以通过,得以度过。 唐 徐夤 《河流》诗:“ 大禹 成门嶮,为龙始得过。”
(3).指生活、工作等过得去。参见“ 得过且过 ”。
词语分解
- 得的解释 得 é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恘 )。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适合:得劲。得当(刵 )。得法。得体。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可
- 过的解释 过 (過) ò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超出:过于。过度(?)。过甚。过奖(谦辞)。过量(刵 )。过剩。过犹不及
网络扩展解释
“得过”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获罪、得罪
指因过失或冒犯而受到责罚。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夫数以酒失得过丞相”()。宋代苏轼也曾在文中使用此义()。
-
通过、度过
表示顺利通过某处或完成某段经历。
例证:唐代徐夤《河流》诗“大禹成门嶮,为龙始得过”()。
-
生活或工作勉强维持
指生活条件或工作状态勉强过得去,常与成语“得过且过”关联,含消极色彩。
例证:宋代赵长卿词中“美满,美满,得過何須積趲”()。现代用法多指敷衍应付,如“工作得过且过”()。
二、用法辨析
- 古代语境:前两义项多见于古籍,如史书、诗词。
- 现代语境:单独使用“得过”较少,更多以成语“得过且过”出现,表示消极应付的态度。
三、扩展说明
成语“得过且过”源自明代《南村辍耕录》,比喻安于现状、缺乏长远规划()。例如:“对学习不能得过且过,需认真对待。”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分析词义,若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上述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得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得过(dé guò)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获得、赢得或经历过某种经历、遭遇。
拆分部首和笔画:得过的部首是彳(chì)和攴(pū),总共有6笔。
来源:得过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竹书纪年》这部古代典籍中。
繁体:得過,用繁體字來書寫。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得过一般写作「得過」或「得及」,部分古籍中也可见到类似「得遪」的写法。
例句:我得过一次冠军。(I won a championship once.)
组词:得过且过(to live superficially; to drift along),得过且藏(to make do with what one has),得过且过(to live one day at a time)
近义词:获得、赢得
反义词:失去、错过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问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