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翻开书。特指打开卦书。《文选·贾谊<鵩鸟赋>》:“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讖言其度。” 李善 注:“《説文》曰:‘讖,验也。’有徵验之书。 河 洛 所出书曰讖。” 唐 包佶 《岭下卧疾寄刘长卿员外》诗:“丧马思开卦,占鴞懒发书。” 宋 苏轼 《服胡麻赋》:“伏苓为君,此其相兮。我兴发书,若合符兮。”
(2).拆开诏书或书信。《史记·李斯列传》:“使者至,发书, 扶苏 泣,入内舍,欲自6*杀。”
(3).发送书信。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发书汉语 快速查询。
"发书"作为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语素及历史语用角度解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与《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包含三层核心语义:
一、动词性语义 指分发书籍的行为,常见于教育场景。例如学校开学时"教务处正在发书",此处"发"表示发放、分发,"书"指教材类出版物。该用法可追溯至宋代书院制度,《朱子语类》载"每日发书与诸生",描述典籍分配过程。
二、名词性语义 指已发出的书信或文书,属古代公文术语。汉代简牍中常见"发书三日达"的行政记录,此处"发"作发送解,"书"特指官方文书。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详述州县"发书"的驿递规程。
三、古汉语特殊用法 在先秦文献中,"发书"可表启封文书动作。《战国策·齐策》"发书,书未发"即展示此用法,前"发"为开启义,后"发"指拆阅。该语义在现代汉语中已鲜见,仅存于古籍引文。
需注意方言差异:闽南语区偶将"发书"代指颁发证书,此属地域性语义拓展,未被规范词典收录。学术写作建议优先采用前两种规范语义。
“发书”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分析。根据多个来源的综合解释,其词义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翻开书(特指卦书)
指打开书籍进行占卜或查阅预言类内容,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文选·贾谊<鵩鸟赋>》中“发书占之兮,讖言其度”,即通过翻阅卦书解读预兆( )。
拆开诏书或书信
强调对官方文书或私人信件的开封动作,如“拆开诏书”可能涉及处理朝廷命令( )。
发送书信
现代语境中可理解为传递信件,例如“发书期间需核对地址”( )。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古文或特定场景(如历史研究、文学创作)。需注意区分“发书”与“发信”“拆信”等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古籍原文或现代用法案例,可参考上述标注的网页来源。
白昼包慌薜带倡始蝉机超迹骋快冲豫打酱油递禀独树恶取笑恶限封锢风云气高愁诟谇钩挽估度桂华毂阳何家红呵嘘灰死嚼谷矫抑贾生涕赍汩京本径骏精神涣散霁霞靓服丽空灵豸买醉盟弟秘籍刨食片言品事破雪谦煦牵缀谯橹峤外窃命旗竿青簇簇骑术乞恕耆献三相张家赦恩神监殊言别语死别生离体育手段朣朦笑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