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灰死的意思、灰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灰死的解释

(1).火灰熄灭。《史记·韩长孺列传》:“ 蒙 狱吏 田甲 辱 安国 , 安国 曰:‘死灰独不復然乎?’”后因用以为典。 唐 骆宾王 《帝京篇》:“灰死 韩安国 ,罗伤 翟廷尉 。”

(2).火灰熄灭。《庄子·知北游》:“心若死灰。”谓心境枯寂不动。后因以“灰死”形容失意的心情。 唐 白居易 《送兄弟回雪夜》诗:“对雪画残灰,残灯明復灭。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髮。”

(3).烧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北兵遇之,火起,亦数人灰死。”

(4).谓灰白无人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妇﹞徒跣而归,面色灰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灰死"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和引申两个层面理解,主要收录于权威汉语辞书中:

  1. 字面义:死灰般的颜色

    • 指像熄灭冷却的灰烬那样暗淡无光、没有生气的青灰色或惨白色。常用来形容极度病态、恐惧、绝望或濒死状态下的面色或景象。
    • 来源依据:《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均收录此义项。
    • 示例:“他病得面色灰死,毫无血色。”
  2. 引申义:毫无生机;绝望沉寂

    • 由形容颜色引申为形容状态、气氛或心境,指像死灰一样冰冷、沉寂、毫无生气、希望破灭。
    • 来源依据:同上,《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均明确此引申义。
    • 示例:“战后的村庄一片灰死,听不到半点人声。”

词汇构成解析:

权威辞书参考来源(实体出版物,无有效在线链接可提供):

网络扩展解释

“灰死”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火灰熄灭的物理状态
    源自《史记·韩长孺列传》中韩安国“死灰复燃”的典故。唐代骆宾王《帝京篇》中“灰死韩安国”即用此典,比喻失势后的沉寂状态。

  2. 形容失意枯寂的心境
    出自《庄子·知北游》“心若死灰”,指心境如熄灭的灰烬般毫无波动。白居易《送兄弟回雪夜》中“灰死如我心”即以此表达极度消沉的情绪。

  3. 烧死的字面含义
    元代刘祁《归潜志》记载“数人灰死”,此处指被火烧死,属于较直白的用法。

  4. 面色灰白的生理表现
    形容人因恐惧、疾病等导致脸色灰暗如死灰,如“灰白无人色”。

现代使用建议
当前多用于文学表达,侧重前两种引申义,尤以“失意心境”最为常见。需注意语境,避免与字面“烧死”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庵庵奥博搬动柴毁灭性柴头晨暮炽殖垂虹淳鲁出群拔萃除舍出帖吊梯定户反戈一击風弦覆查瓜戍故垒寒埃浩首厚朴恢远惊魂夺魄稽查蠲损剧子考庙客愁蜡蚁春乐推疗养院林立柳衢花市罗裀梦丝面额冥界密树目镜木正槃木朽株扑城千金买赋圊厕惓切纴织散差马搔首弄姿善刀山工胜壤折证刷腻帖试通否王躬煨罐笑喜喜遐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