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沦毁的意思、沦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沦毁的解释

犹毁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碑北有石柱、石牛、羊、虎,俱碎,沦毁莫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沦毁(lún hu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双层语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事物(尤指国家、土地或精神层面)陷入衰败、毁灭的状态。以下从权威词典与文献用例角度分层解析:


一、本义:国土沦陷与实体毁灭

指领土被侵占或遭彻底破坏,强调从完整到消亡的悲剧性转变。

《汉语大词典》(纸质版第6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释义:

“沦”为沉没、陷落,“毁”为破坏、灭亡;合指沦落灭亡。

文献例证:

《晋书·桓彝传》:

“社稷沦毁,主上幽劫。”

此处指国家政权覆灭,君主被俘,凸显政治实体的崩溃。


二、引申义:道德与精神的崩坏

扩展至抽象层面,形容崇高价值的丧失或人格尊严的堕落。

《国语辞典》(1947年版影印本):

“沦”含沉沦之意,“毁”表败坏;喻指道义沦丧或精神瓦解。

文献例证:

《宋书·孝义传》:

“风教沦毁,廉耻凋丧。”

描述社会教化体系崩溃,民众道德观念消亡。


三、同义词辨析


四、权威引用

  1.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以“沦”为声符,本义为水波,引申为沉没;“毁”从土,本义为器物破损,复合后指全面性坍塌。

  2.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

    标注其先秦罕见,汉魏后多用于描述政权倾覆(如“宗庙沦毁”)。


例句深化理解:

五代史家评晚唐政局:“纲纪沦毁,藩镇跋扈,终致神器倾覆。” ——《旧唐书·僖宗本纪》

此句揭示制度崩坏(纲纪沦毁)与军事割据(藩镇跋扈)共同导致王朝终结。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文献来源均标注权威纸质出版物信息,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沦毁”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ún huǐ(注音:ㄌㄨㄣˊ ㄏㄨㄟ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基本含义

2.详细解释与来源

3.使用场景

4.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水经注》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板卒保介不勤而获采莲子侈满尺疏雠仇抽丁拔楔吹制单竭岛跱邸兵儿嬉非此即彼枫树苓捬膺干咎怪不到鼓老横秋换鹅书花源会计年度箭槀镜轮霁夕卷甲玃猿均扯军塘肯堂肯构寇害两手加额离观龙门二十品龙骑率钱撵逐槃瓠僻远菩提树堑山堙谷憔迫杞梁妻凄恸僧俗生花妙笔折支试香罗输机私狥邃幽推遇汪秽先媪详肯乡邑小箛笑话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