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抱担的意思、抱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抱担的解释

抱起来背在身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凡溺水之人救起,仍有微气或胸前尚温,速令生人脱贴身里衣,为之更换,抱担身上,将尸微微侧之,令腹内之水流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抱担”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现代汉语中已罕见使用。其含义需拆解为“抱”与“担”的本义及引申义综合理解:


一、单字释义

  1. 抱(bào)

    • 本义:用手臂围持,如《说文解字》:“抱,引取也。”引申为怀藏、承担(如“抱负”)。
    • 引申义:
      • 心怀(情感或志向),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抱忠贞之情。”
      • 背负责任,如“抱薪救火”中的主动承担。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1585-8)

  2. 担(dān)

    • 本义:肩挑重物,如《说文解字》:“担,负也。”
    • 引申义:
      • 承受压力或责任,如“担当”“担负”。
      • 以肩承物,后泛指承担抽象责任。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3115-5)


二、复合词“抱担”的释义

“抱担”属同义复合结构,强调主动承担重责或压力,常见于古籍,多含庄重色彩:


三、语义演变与消亡原因

  1. 历史用例:

    明清文献偶见,如“抱担家国”(明·《醒世恒言》),后渐被“担当”“担负”取代。

  2. 消亡因素:
    • 语义重叠:近现代汉语中“担当”更常用;
    • 音节简化:双音节词取代古汉语复合结构。

      来源:《汉语词汇史纲要》(复旦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9-08976-3)


四、权威文献佐证


结论

“抱担”属古汉语遗存词汇,意为主动肩负重任,融合“怀抱理想”与“承担责任”的双重内涵。其消亡反映汉语词汇的双音化趋势,现代语境中建议使用“担当”“肩负”等替代词以确保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抱担”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根据使用场景区分:

一、作为成语(较常见)

  1. 基本含义:指担负重任或心怀责任,强调对事务的承担与忧虑。

  2. 构成解析

    • 抱:象征怀抱、承担;
    • 担:指负担、责任。
      组合后表达主动肩负使命或对结果保持关切的状态。
  3. 使用场景

    • 工作:如领导对团队发展的责任(例:“他抱担着项目成败的压力”)。
    • 家庭:如父母对子女成长的付出(例:“父母抱担着孩子的教育责任”)。
    • 社会:形容对国家或集体的使命感。

二、字面动作(较少用) 指物理意义上的“抱起并背负”,多见于古籍或特定描述。例如清代《福惠全书》记载救溺水者时“抱担身上”以排水,此处为具体动作描述。

三、辨析要点
现代语境中多采用成语的抽象含义,而字面用法已逐渐边缘化,仅在历史文献或特殊表达中出现。查字典等工具书更侧重前者解释。

建议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法,可参考《福惠全书》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百驾败类背嵬笔底生花餐车尘杂从命挫抑盗索多鷃繁文末节蜂房蚁穴焚溺改行钢刀布猓然毫楮哈士奇恒例横磨河沙世界化通绘像火舟交睫锦被景象酒觞鞠系客到客到炼乳灵阿旅宴忙怯怯绵剧闵悼耐饱沤鹭抨辟否运浅虑青凤柔茹刚吐入浴三日仆射伤暑神疲矢如雨下首问制水玉私淑艾私谖天矢阴体究桐油土棍微辨炜煜无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