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宝尺的意思、宝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宝尺的解释

唐 代皇帝赐予大臣的尺子。寓治事务求公平合理之意。 唐 张九龄 《谢赐尺诗状》:“ 高力士 宣敕,赐臣等御製诗并宝尺……伏见宸衷,窃谢良工,徒秉刀尺,终期死力,取配钧衡。” 唐 陆复礼 《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皇恩贞百度,宝尺赐羣公,欲使方隅法,还令规矩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宝尺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复合词,本义指代珍贵的测量工具,尤指古代用于礼仪或权威象征的玉制尺具。《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珍美的尺”,强调其材质与功能的特殊性。在引申层面,“宝尺”常隐喻法度或标准,如《礼记·月令》中“同律度量衡”的记载,即暗合“宝尺”作为社会规范载体的内涵。

从文化象征看,唐代诗人独孤绶《投珠于泉赋》有“宝尺应泉”之句,将宝尺与天地灵气的感应相联系,赋予其沟通人神的神秘属性。明清时期,宫廷祭祀仪式中使用的玉圭尺(又称“圭臬”),更将宝尺的权威性提升至“天子量度天地”的礼制高度。

文献学角度,《四库全书》子部典籍多次提及“宝尺”作为古代天文测量的精密仪器,印证其在科技史中的重要地位。现代考古发现如海昏侯墓出土的错金铜尺,则为该词的物质形态提供了实证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宝尺”一词的含义可以从历史背景和现代引申两个层面解释:

  1. 本义
    指唐代皇帝赐予大臣的特制尺子,象征治国需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例如唐玄宗曾通过高力士向张九龄等重臣赐御制诗及宝尺,陆复礼诗中“宝尺赐群公,欲使方隅法”也印证了这一仪式的政治寓意。

  2. 引申义
    现代语境中可比喻珍贵的衡量标准或准则,尤其用于形容对自身或他人要求严格的情况。例如“他以古籍真迹为宝尺,鉴定书画极为严苛”。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笔悬裁旨蟾盘嘲剧锄草单耗倒了架地老虎鼎阀定倾纷龎规圆孤屠贺囊候灰滑跌家畜戛击甲煎茭刍焦冥嗟诮诘诉佶倔鞫勘郡政恐慎纍堆廪振卵脬捋须钱马道蛮畿绵连鸣神旁佐破家为国窃笑清淡庆霄请谒乞穷俭相起赃曲钩荣秩沈峻史传水晶球鼠子私逮锁墩添砖加瓦贴花萎绝无立锥之地相远险倾箫局小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