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粉绵的意思、粉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粉绵的解释

(1).擦镜之物。旧时以铜为镜,用绵蘸粉摩拭,使之光亮。 宋 陆游 《古别离》诗:“粉绵磨镜不忍照,女子盛时无十年。”

(2).犹白絮。 唐 李商隐 《忆雪》诗:“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此喻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粉绵”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中解析。以下是基于权威词典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粉”在《汉语大词典》中定义为“细末状物质”,如花粉、米粉;“绵”则指“丝絮或柔软细长的物质”,如丝绵、绵长(《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组合后,“粉绵”可理解为细腻如粉末且质地柔软的物体,常见于古代文献描述织物或自然物。

2. 词源与扩展义 该词在《本草纲目》中曾借喻描述某些药材的质地,如“白石英粉绵,可入药”(引自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石部》)。清代《天工开物》亦用“粉绵”形容纺织物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呈现的细腻状态。

3. 现代引申用法 在方言研究中,“粉绵”偶见于江南地区口语,喻指食物口感绵密(如豆沙馅料),此用法收录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需注意,该词未被《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列为规范词汇,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粉绵”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擦拭铜镜的工具

古代以铜为镜,需定期用绵蘸取粉末(如铅粉)擦拭镜面以保持光亮。这一用法在诗词中常被借喻时光流逝或容颜易老。
例如,宋代陆游《古别离》写道:“粉绵磨镜不忍照,女子盛时无十年”,通过磨镜的动作暗喻青春短暂。

2.比喻白色的絮状物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雪、柳絮等洁白轻盈的物体。
唐代李商隐《忆雪》中“妆楼认粉绵”,即以“粉绵”喻指纷飞的雪花,突出其纯净柔美的特质。


该词兼具实用与诗意,既指古代生活用具,又承载了文人借物抒怀的意象。如需进一步探究诗句背景,可参考《全唐诗》《剑南诗稿》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卉千葩暴食碧埃不曾嘲讥程命臭弹椎轮除正慈萱爨馈粗俗之辈诞静大朴放纷繁骛纷霏奉问風姿凫旌龟贝曷尝红绫餤红氍毹徽范嘉遯检覆肌肤惊嗟靖气嵇阮计食寄属救难解危鞠茂草开阶立极轲思聊备一格六燕禄亲捋髭钱命敕闹社蔫巴巴溺没皮里阳秋跄踉潜总起马牌然纳山宾山岳崩颓摄悟示波器手将萎糜不振响屧廊仙狐先意承志谿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