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漏壶中的水下滴以标记时刻。《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穰苴 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 贾 ( 庄贾 )。” 司马贞 索隐:“立表谓立木为表以视日景,下漏谓下漏水以知刻数也。”《后汉书·律历志下》:“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下漏数刻,以考中星,昬明生焉。”
“下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与古代计时工具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下漏(拼音:xià lòu)指漏壶中的水下滴以标记时刻,是古代通过滴水计量时间的一种方式。例如《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其中“立表”指立木测日影,“下漏”即用漏壶滴水计时。
部分网页(如)提到“秘密泄露”的引申义,但此用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为误传。建议以“漏壶计时”为核心含义理解该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史记》《后汉书》原文或相关历史文献。
下漏(xià lòu)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下”和“漏”。下漏的意思是向下滴漏、渗透。
下字的部首是一,它的总笔画数是五画;漏字的部首是氵,它的总笔画数是七画。
下漏是由汉字组成的词语,中文中写作“下漏”,而在繁体字中写作“下漏”。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下漏的写法与现代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
1. 雨水从屋顶上的瓦片裂缝中下漏进来。
2. 这个水龙头下漏水,需要修理一下。
下漏可以组成其他词语,如下漏盘、下漏道等。
下漏的近义词有渗漏、潜流。
下漏的反义词是不漏、不渗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