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東觀的意思、東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東觀的解釋

(1). 東漢 洛陽 南宮内觀名。 明帝 诏 班固 等修撰《漢記》于此,書成名為《東觀漢記》。 章 和 二帝時為皇宮藏書之府。後因以稱國史修撰之所。 南朝 陳 徐陵 《謝敕赉燭盤賞答齊國移文啟》:“臣職居南史,身典東觀,謹述私榮、傳之方策。” 唐 劉禹錫 《送分司陳郎中祗召直史館重修三聖實錄》詩:“遠取南朝貴公子,重修東觀帝王書。”

(2).稱宮中藏書之所。 北周 庾信 《皇夏樂》:“南宮學已開,東觀書還聚。” 唐太宗 《賦尚書》詩:“ 崇文 時駐步,東觀還停輦。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 清 錢謙益 《<董文敏公遺集>序》:“故其題識賞鑒之文,區明雅俗,别裁真僞,東觀輸其博,南宮遜其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東觀”是漢代重要的文化機構,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東漢宮廷藏書與修史之所
    東觀位于洛陽南宮内,是東漢時期皇家藏書樓和修史的核心場所。明帝時期,班固等學者在此修撰《漢記》(後稱《東觀漢記》),章帝、和帝時期進一步成為國家檔案和典籍的集中地。其建築規模宏大,環境幽雅,上層有十二間高閣,兼具學術與行政功能。

  2. 泛指宮中藏書機構
    後世常以“東觀”代指宮廷藏書之所,如北周庾信《皇夏樂》中“東觀書還聚”,唐代李世民詩中亦提及“東觀”與典籍整理的關系。

二、功能與地位

三、曆史影響

東觀對後世圖書館和史館制度影響深遠,其“藏書—修史—校書”一體化的模式成為曆代效仿的範例。唐代“崇文館”、宋代“秘閣”等機構均受其啟發。


如需進一步了解東觀建築結構或《東觀漢記》内容,可參考曆史類專著或《後漢書》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觀(dōng guā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是“一”和“冖”,筆畫總共有十一畫。這個詞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中的觀念。在古代,人們常常在東方觀察和觀察事物。東觀在傳統的繁體字中沒有特定的變化。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東觀的寫法與現代一緻。 以下是一些關于東觀的例句: 1. 他站在山頂,東觀日出的美景。 2. 皇帝常常坐在宮殿中的東觀台上,觀賞京城的景色。 一些與東觀相關的組詞可能包括:東方、觀察、觀望等。 東觀的近義詞可能有:東側、東端、朝東等。 至于反義詞,與東觀相對的可能是:西觀、南觀、北觀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