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璧的意思、半璧的详细解释
半璧的解释
(1).即璜。半圆形的玉器。 汉 班固 《白6*虎通·文质》:“璜者半璧,位在北方。”
(2).指弦月。 北周 庾信 《望月》诗:“蓂新半璧上,桂满独轮斜。”
词语分解
- 半的解释 半 à 二分之一: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 不完全的: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 在中间:半空。半路上。半夜。 喻很少:一星半点。 笔画数:; 部首:十; 笔顺编号:
- 璧的解释 璧 ì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美玉的通称:璧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日(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璧月。 笔画数:; 部首:玉;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半璧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半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本义及引申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
字形与基本含义:
- “璧” 指古代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圆形玉器,是重要的礼器和装饰品。《说文解字》释“璧”:“瑞玉,圜也。”强调其圆形特征。
- “半” 即一半。
- 因此,“半璧”的字面意思就是指整块璧的一半,即半圆形的玉器。这通常是指一种特定形制的玉器,其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被对剖后形成的半圆形,而非指随意断裂的半块璧。在古代玉器中,确实存在特意制作成半璧形状的器物,用于特定的礼仪或装饰场合。
-
引申义与比喻义:
- 由于璧是完整的圆形,“半璧”自然引申指不完整、残缺的状态。
- 最常见的比喻义是用来形容弦月(如农历初七、初八的上弦月或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弦月呈半圆形,状如半块璧玉悬挂于天,故常以“半璧”喻之。例如,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在《点绛唇·一种蛾眉》中写道:“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其中“下弦”即指下弦月,形如半璧。
- 此比喻生动形象,将月亮的光洁、珍贵与玉璧相联系,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半璧”一词,本义指半圆形的玉器,是古代玉器的一种形制。其更广泛使用的含义则是比喻弦月,取其形状相似(半圆形)和意象美好(玉璧象征高洁珍贵),用以形象地描绘夜空中悬挂的半圆月亮。这个词体现了汉语词汇通过具体物象(玉璧)来描绘自然现象(月亮)的生动性和文化内涵。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 - 对“璧”和“半”的基本释义及“半璧”作为“弦月”的比喻义有收录和解释。详见《汉语大词典》相关词条。
- 《说文解字》 (许慎) - 对“璧”的本义进行了权威定义:“瑞玉,圜也。” 奠定了理解“半璧”的基础。
- 古代文学作品 (如纳兰性德词) - 提供了“半璧”比喻弦月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实例。
网络扩展解释
“半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详细解释:
一、本义解析
-
指半圆形的玉器(即“璜”)
古代玉器中的“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形似半圆,因此被称为“半璧”。据《白虎通·文质》记载:“璜者半璧,位在北方”,说明其形制与方位象征意义。
-
形容弦月
因弦月呈半圆形,古人常以“半璧”比喻弦月。例如北周庾信《望月》诗中的“蓂新半璧上,桂满独轮斜”,即用“半璧”描绘月亮的形态。
二、读音与结构
- 拼音:bàn bì(注音:ㄅㄢˋ ㄅㄧˋ)
- 构词:由“半”(二分之一)和“璧”(圆形玉器)组成,字面意为“半块玉璧”。
三、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提到“半璧”可引申为“不完整的事物”(如),但这一用法在古籍中较少见,更多属于现代语境下的扩展。需注意与“半壁”(指半边,如“半壁江山”)区分,两者字形、含义均不同。
该词核心含义为“半圆形玉器”和“弦月”,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白虎通》《望月》诗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比傅布满参处掺扶朝斗齿衰吃租黜遣出帖麤猛登闉顶门杠斗瓶端序独荷草恶人自有恶人磨法柄法锦烦憺贩卖工人周刊诟骂咕叨豪俊和售蛟女绢脚心朝天节流节尚警吏进贤黜奸九门峻用开裆褲略语连枝带叶丽典妙响鸣棹南湖盘整贫措大青肚皮猢狲求配全国一盘棋儒史诗扇视险如夷市斩私侍唐太宗天媛跳搭通用化遐度香火仙卫县正夕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