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螓首的意思、螓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螓首的解释

(1).喻指女子美丽的方广如螓的额。形容女子貌美。 南朝 梁简文帝 《听早蝉诗》:“ 庄 书哂鹏翼, 卫 赋宜螓首。”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祝发》:“蝉鬟翠减,螓首蓬飞,尚恐人多忌也。”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陈子高》:“是时 子高 年十六,尚总角,容貌艷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髮,自然蛾眉,见者靡不嘖嘖。”

(2).指女子。

(3).借喻美好、精采的东西。 鲁迅 《书信集·致林语堂》:“谓 楚囚 之稿仅有少许可登……窃计所留字数,不过千餘。稿费自属无几,而不佞则颇有擅卖他人螓首之嫌疑,他日史氏笔伐,将云罪浮于 桀 ,诚不如全躯以还之之为得计也。”参见“ 螓首蛾眉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螓首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典雅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女子美丽的面容特征,尤其指代其额头。其具体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本义与形态特征

    “螓”指一种体型较小、头部宽广方正的蝉类昆虫(学名:Cryptotympana atrata,俗称“伏天儿”或“知了”)。因此,“螓首”字面意为“像螓一样的额头”,特指女子额头饱满、宽阔、光洁、方正 的形态特征,是古代审美中女性容貌美的标志之一。

  2. 文学意象与审美象征

    该词最早且最著名的出处是《诗经·卫风·硕人》中对美人庄姜的描绘:“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额头如螓般方正饱满,眉毛如蚕蛾触须般细长弯曲)。自此,“螓首蛾眉”成为形容女子容貌秀丽的经典意象,承载着端庄、秀丽、高贵 的审美意蕴,常见于古代诗词歌赋中。

  3. 引申用法与修辞效果

    在文学创作中,“螓首”有时也借代指女子美丽的头部或整个面容,如“低垂螓首”形容女子低头时的娇羞姿态。其使用赋予描写以形象化、诗意化 的效果,带有浓厚的古典韵味和文化内涵。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螓首”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女子容貌或借代女子本身,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形容女子美丽的额头
    指女子额头方广、饱满如“螓”(一种形似蝉的小虫)的头部,常与“蛾眉”连用,构成“螓首蛾眉”的经典搭配。这一用法最早见于《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后成为形容女子美貌的固定表达。

  2. 借代指女子整体
    通过局部特征代指整体,如南朝梁简文帝《听早蝉诗》中“卫赋宜螓首”,即以“螓首”代称女子。明清文学作品中也常见类似用法,如梅鼎祚《玉合记》中“螓首蓬飞”。

  3. 比喻美好或精妙的事物
    现代文学中偶作引申,如鲁迅在书信中以“螓首”比喻文章精华部分:“不佞则颇有擅卖他人螓首之嫌疑”,但此用法较为少见。


二、词源与演变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诗经》相关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爆谷备利不媿彩饰擦摩产销吹金出奇存车处貂毛抵遏砥室芬藴府经皋舟耿着矔习祸水护脱江外釂酬结句街使赍汩惊魂不定精简机构精绮酒把持良食丽古林下高风六纬凝酥逆种烹鲤偏门糗芳犬吠之盗衢塞仁仁容众蹂剔三妇三韩三曲深刻食不充饥说说而已司训汰弃唐肆陶遨淘虏调息提价外皮层维护笑靥金惜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