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府的意思、奠边府的详细解释
奠边府的解释
越南西北部重镇。邻近老挝边境。四周被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环绕。1954年5月,越南军队曾在此大败法军,即为著名的“奠边府战役”。建有战争纪念博物馆。有公路通河内。
词语分解
- 奠的解释 奠 à 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祭奠。奠酒。 稳固地安置:奠都(?)。奠基。奠定(使稳固安定,如“奠奠基础”)。 笔画数:; 部首:大; 笔顺编号:
- 边府的解释 边区政府。《抗日歌谣·对比》:“抗 日 区政府,上到专署和边府,又耐劳,又吃苦,事事都叫民做主。”
网络扩展解释
奠边府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核心意义可从地理、历史及文化三个维度解析:
一、地理意义
奠边府是越南西北部重镇,邻近老挝边境,四周被海拔约2000米的山地环绕。现为越南奠边省省会,地形为盆地平原,面积约40平方公里,以种植棉花、大豆和水稻为主。
二、历史意义
奠边府因1954年奠边府战役闻名:
- 战役背景:法国在二战后试图恢复印度支那殖民统治,越南人民在胡志明领导下展开抗法斗争。法军将奠边府设为战略据点,部署1.6万兵力及大量重武器。
- 战役经过:越南军队在中国军事顾问和物资支援下(如云南提供1700吨大米),由武元甲指挥,于1954年3-5月发动总攻,歼灭法军1.6万人并俘虏主要将领。
- 历史影响:此战直接促成《日内瓦协议》签署,终结法国殖民统治,成为越南独立的关键转折点。
三、文化延伸
在汉语中,“奠边府”被引申为成语,喻指巩固边疆安全的行动或政策。此外,当地建有战争纪念博物馆,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场所。
说明:如需了解战役细节或当前城市发展,可参考越南官方历史档案及奠边省旅游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奠边府这个词是指清朝时期设立在西藏边境的行政机构。它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奠”、“边”和“府”。
- "奠"的部首是“大”,总共有9画;
- "边"的部首是“辵”,并且有5画;
- "府"的部首是“广”,一共有5画。
奠边府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雍正皇帝时期,他将西藏地区纳入中国统治,并设立了一个行政机构来管理该地区的事务,这就是奠边府的起源。
在繁体字中,奠边府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奠边府”。
在古时候,奠边府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差异。具体来说,"奠"字的写法中,“辛”用作部首,总共是10画;"边"字的写法中,“辡”用作部首,共有7画;而"府"字的写法中,“广”用作部首,一共是3画。
以下是一个例句,展示了如何使用奠边府这个词:
奠边府是清朝设立的行政机构,旨在管理和统治西藏地区。
与奠边府相关的组词包括奠边溪、奠边财政等。与奠边府近义词可能包括边防机构、边境管理机构等。反义词可能是解散边境机构、废除边界行政机构等。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哀笳白棒白后傍花随柳牓眼拔心草碑堂比例税鄙靡笔致碧甃不可知论沧海横流策事长搀叱列伏赤株淡烟倒头饭貂毛发展生产肥分飞土逐害丰腴否口干泽割恩断义棺盖贵意贺年卡洪藻减仓降侑剪辑间歇九傧流伍麪浆名门望族排比偏见平緑平平静静七七八八扰攘蹂剔若荪上城省度身遥心迩讨口牙同器腿洼子頽紊橐装未了因衔报向外黠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