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奠邊府的意思、奠邊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奠邊府的解釋

越南西北部重鎮。鄰近老撾邊境。四周被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環繞。1954年5月,越南軍隊曾在此大敗法軍,即為著名的“奠邊府戰役”。建有戰争紀念博物館。有公路通河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奠邊府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核心意義可從地理、曆史及文化三個維度解析:

一、地理意義

奠邊府是越南西北部重鎮,鄰近老撾邊境,四周被海拔約2000米的山地環繞。現為越南奠邊省省會,地形為盆地平原,面積約40平方公裡,以種植棉花、大豆和水稻為主。

二、曆史意義

奠邊府因1954年奠邊府戰役聞名:

  1. 戰役背景:法國在二戰後試圖恢複印度支那殖民統治,越南人民在胡志明領導下展開抗法鬥争。法軍将奠邊府設為戰略據點,部署1.6萬兵力及大量重武器。
  2. 戰役經過:越南軍隊在中國軍事顧問和物資支援下(如雲南提供1700噸大米),由武元甲指揮,于1954年3-5月發動總攻,殲滅法軍1.6萬人并俘虜主要将領。
  3. 曆史影響:此戰直接促成《日内瓦協議》籤署,終結法國殖民統治,成為越南獨立的關鍵轉折點。

三、文化延伸

在漢語中,“奠邊府”被引申為成語,喻指鞏固邊疆安全的行動或政策。此外,當地建有戰争紀念博物館,成為曆史教育的重要場所。


說明:如需了解戰役細節或當前城市發展,可參考越南官方曆史檔案及奠邊省旅遊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奠邊府這個詞是指清朝時期設立在西藏邊境的行政機構。它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奠”、“邊”和“府”。 - "奠"的部首是“大”,總共有9畫; - "邊"的部首是“辵”,并且有5畫; - "府"的部首是“廣”,一共有5畫。 奠邊府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雍正皇帝時期,他将西藏地區納入中國統治,并設立了一個行政機構來管理該地區的事務,這就是奠邊府的起源。 在繁體字中,奠邊府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奠邊府”。 在古時候,奠邊府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差異。具體來說,"奠"字的寫法中,“辛”用作部首,總共是10畫;"邊"字的寫法中,“辡”用作部首,共有7畫;而"府"字的寫法中,“廣”用作部首,一共是3畫。 以下是一個例句,展示了如何使用奠邊府這個詞: 奠邊府是清朝設立的行政機構,旨在管理和統治西藏地區。 與奠邊府相關的組詞包括奠邊溪、奠邊財政等。與奠邊府近義詞可能包括邊防機構、邊境管理機構等。反義詞可能是解散邊境機構、廢除邊界行政機構等。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