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隄岸的意思、隄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隄岸的解释

沿江河或海边防水的建筑物。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三:“蓼花被隄岸,陂水寒更渌。” 唐 元稹 《茅舍》诗:“边缘隄岸斜,詰屈簷楹枒。” 明 徐光启 《屯田疏稿·用水》:“隄岸者,以御水,使不入也。大则为 黄河 之帚,小则为江河之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隄岸是汉语中表示沿水边修筑的挡水建筑物的名词,其核心含义与“堤岸”相同,指用土石等材料筑成的、用于防洪或分隔水域的高坝。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分项解析:

一、核心释义

指人工修筑的拦水或防水的土石结构,通常建于河流、湖泊边缘。其功能为防止洪水泛滥、保护沿岸土地,或用于围垦造田。例如《汉语大词典》释为:“防水、拦水的建筑物。”

二、字形与词源

“隄”为“堤”的异体字,二者在古籍中通用。《说文解字》注:“隄,唐也”(“唐”通“塘”),本义指挡水的土坝。后与“岸”组合,强调其临水而筑的特性。

三、引申与用例

  1. 防洪功能

    如《诗经·陈风·防有鹊巢》郑玄笺:“防,谓隄也”,指用于水患防护的构筑物。

  2. 地理标识

    在古代文献中常代指水域边界,如“隄岸柳荫”描述堤坝周边的自然景观。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商务印书馆,2020年出版,第12卷第108页。

  2.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堤岸”词条。

  3.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年,“堤岸”释义条目。


注:以上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海》等权威辞书,古籍例证引自《诗经》郑玄笺注。

网络扩展解释

“隄岸”是汉语词汇,指沿江河或海边用土石修筑的防水建筑物,主要用于防止洪水漫溢或海水侵蚀陆地。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隄岸”即“堤岸”的异体写法(“隄”为“堤”的旧字形),指人工建造的挡水结构,通常由土、石等材料筑成,功能是保护沿岸地区免受水流冲击或淹没。

二、结构与功能

三、文献引用
该词在古代诗文中常见:

四、近义词与用法
常见近义词包括“堤坝”“堤防”。例如:

五、现代使用建议
当代规范写法为“堤岸”,“隄”属异体字,多见于古籍或特定语境。如需引用古文,需注意字形区别。

来源:综合自、2、5的文献解析及例句。

别人正在浏览...

摆触班彩便函猜骇场师长宿常所诚正车身出头丛轻折轴荡酒大选德素迭骑遏逸繁旉方家红冯岑割面罛船鬼宿渡河红袄军闳侈不经化腐成奇笺草节录仅然孔思周情枯蜡悃悰龙颔落木鹿头城漫汗蒙以养正木挑那伽内修外攘朋援僻涩魄荡魂摇清鉴秋豫权捷确据埽眉才子上德不德霜髩孀嫠思眷痛剿穷迫土谷退怯托开危立相捽纤施消炎片膝行肘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