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笺草的意思、笺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笺草的解释

文书的草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撰立牋草以誑诱 休 者,如别纸。” 唐 章孝标 《蜀中上王尚书》诗:“丁香风里飞牋草,邛竹烟中动酒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笺草”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义

“笺草”指文书的草稿,通常用于形容书信或官方文书的初稿形式。该词由“笺”(书信、信笺)和“草”(草稿、草书)组成,强调未定稿的文书状态。

详细解释

  1. 构成解析

    • “笺”指代书信或信纸,如“信笺”“便笺”;
    • “草”表示草稿或潦草书写,如“起草”“草书”。两者结合,特指书信或文书的草稿形式。
  2. 文献用例

    •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记载:“撰立笺草以诳诱休者,如别纸。” 此处“笺草”指为诱敌而撰写的文书草稿。
    • 唐代章孝标《蜀中上王尚书》诗云:“丁香风里飞笺草,邛竹烟中动酒钩。” 此句以“笺草”比喻书信草稿在风中飘散的情景。

使用场景

补充说明

部分词典(如)将其归类为成语,但多数文献(如、4、6)仅作为普通词汇使用,核心含义保持一致。

网络扩展解释二

《笺草》的意思

《笺草》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词语,可以理解为“批注”或“边注”的意思。它源于古代文人在书写或阅读经典文献时所添加的注释和评论。

拆分部首和笔画

《笺草》一词由四个部首组成:竹、犭、聿、艹。其中,“竹”表示与竹相关的事物,如书写工具;“犭”表示与犬相关的事物,如注释;“聿”表示书写的行为;“艹”表示与草相关的事物,如植物。共有14个笔画。

来源

《笺草》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的《宋史·郭宗训传》中,原指古代士人在书稿上添加注释和评论的行为。

繁体

在繁体字中,《笺草》一词的写法为「箋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笺草》一词在古时的写法为「箋草」。但在现代,我们主要使用简化字的写法,即《笺草》。

例句

1. 他以一种优美的《笺草》将这首诗点翰在纸上。

2. 阅读《红楼梦》,你会看到许多嵌于文中的《笺草》,增添了书中的文化内涵。

组词

1. 笺纸:用于写作或作为贺卡的纸张。

2. 草书:一种行草字体,以草木的形态为基础。

3. 注释:对文本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文字。

近义词

1. 批注:对文章或材料进行详细说明、补充的文字。

2. 评论:对作品、事件或观点进行评价和分析。

反义词

1. 原文:未经注释或评论的文本。

2. 纯文:没有注释和额外说明的文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