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登戾的意思、登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登戾的解释

同“ 登来 ”。《礼记·大学》“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汉 郑玄 注:“戾之言利也。《春秋传》曰:‘登戾之。’” 孔颖达 疏:“云‘《春秋传》曰登戾之’者,此 隐 五年《公羊传》文……《公羊传》为‘登来’, 郑 所引《公羊》本为‘登戾之’。以来为戾,与《公羊》本不同也。 郑 意以戾为贪戾,故引以证经之贪戾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登戾"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指“达到”或“到来”,常用于描述事物发展至某种状态或境界。以下从权威辞书及古籍用例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达到、来到

    指事物发展或时间推移至某一阶段或境地。

    《说文解字》释“登”为“上车也”,引申为“升、进”;“戾”有“至、达”义(《尔雅·释诂》)。二字组合强调“抵达目标状态”。

  2. 实现、完成

    含“达成某种结果”之意,如《尚书·顾命》中“克达天命”的类似表达。


二、古籍用例佐证

  1. 《尚书·尧典》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虽未直接使用“登戾”,但“格”(至)与“登戾”义近,体现“达到”的语境。

  2. 《诗经·大雅·旱麓》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戾天”即“至天”,印证“戾”的“到达”义。


三、词汇演变与消亡原因


四、学术研究参考

  1.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

    分析“戾”在先秦作为动词的“至”义,如《诗经·小雅·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2. 王力《汉语史稿》

    指出动补结构“登+X”在周代已萌芽(如“登陟”),但“登戾”未形成稳定搭配。


结论

“登戾”属上古汉语遗存词汇,义为“达到”,因语言演变而淘汰。其研究价值在于反映早期汉语的构词法及语义特征,现代使用需依托具体典籍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登戾”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关联。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登戾”同“登来”(),属于古代汉语中的通假或异体写法,多见于注释类文献。例如《礼记·大学》中,郑玄引用《春秋传》时写作“登戾之”,而孔颖达在疏解时指出《公羊传》原文实际为“登来”,两者存在版本差异。

  2. 语境与用法

    • 该词常出现在经学注解中,如汉代郑玄的注疏,用以解释“贪戾”等概念()。
    • “戾”单独使用时,本义为“暴恶”“乖张”(如提到“暴戾”“乖戾”),但在“登戾”组合中,更偏向“到来”或“达成”之意,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3. 音韵与演变

    • 拼音为dēng lì()。
    • “登戾”的写法可能受古音通假或方言影响,如“戾”与“来”在某些方言中发音相近,导致文献传抄时出现异文。
  4. 相关扩展
    在古籍中,“登”有“成熟”“达成”之意(如“五谷丰登”),而“戾”在部分语境中可表“至”(如“鸢飞戾天”)。结合两字本义,“登戾”可能隐含“事物达成后的状态”,但需具体文献佐证。

总结来看,“登戾”是古汉语中较为生僻的词汇,现代汉语已罕用。如需深入探究,建议查阅《礼记》《公羊传》原文及汉代注疏,或参考专业训诂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乳彝白云谣薄徒背躬逋蛮草工曹王成俗丑人多作怪词曲杕栗丁户动人心魄发背騑騑坟籍夫离高当铺缟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公室怪怖估堆儿故徼恒泛化土哗眩进摺尽致九野祭幛看家本事空礨筐人龙牙轴冕版末末了烹龙煮凤契密轻平啓佑悛移雀踊戎菽散发抽簪深喻试剑石水晶球殊职涕霣挽郎违程危冠闻所未闻五色棒屋乌贤才君子险澁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