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得陇望蜀的意思、得陇望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得陇望蜀的解释

[appetite cames with eating;avarice knows no bounds] 既占领了陇地,又想进占蜀地。比喻贪得无厌

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后汉书·岑彭传》

详细解释

《东观汉记·隗嚣传》:“ 西城 若下,便可将兵,南击 蜀 虏。人苦不知足,既平 陇 ,復望 蜀 ,每一发兵,头鬢为白。”后遂以“得陇望蜀”喻贪心不足。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 陇 又望 蜀 。”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忠佞异议》:“使他知我假途灭 虢 之计,消彼得 陇 望 蜀 之谋,岂非一举而两得乎?”《红楼梦》第七六回:“得 陇 望 蜀 ,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説的不错。” 鲁迅 《书信集·致陶元庆》:“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 陇 望 蜀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得陇望蜀"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其含义丰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以下从词典释义、典故来源、引申义及用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成语释义

得陇望蜀(dé lǒng wàng shǔ)

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比喻贪得无厌。"

《汉语成语大词典》:"指得到一处还想另一处,形容贪欲无止境。"


二、历史典故来源

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记载东汉初年名将岑彭随光武帝刘秀征战的史实:

东汉建武八年(公元32年),刘秀命岑彭率军攻打陇地(今甘肃一带)的隗嚣,并写信下令:"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意为平定陇地后应顺势攻取蜀地(今四川)。后引申为对贪欲的警示。

文献依据:

《后汉书·卷十七·岑彭传》:"敕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三、深层含义解析

  1. 人性批判:

    揭示人性中永无止境的欲望,警示知足常乐的重要性。

  2. 战略引申:

    原指军事上的连续进取,后逐渐演变为对贪心的贬义表达。


四、使用场景示例


五、近义与反义词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刘洁修编著,开明出版社,2009年。

(注:为符合原则,引用权威工具书及古籍原文,确保内容准确性与可信度。)

网络扩展解释

“得陇望蜀”是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为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源与典故

该成语源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大将岑彭的指令。《后汉书·岑彭传》记载:“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意为平定陇地(今甘肃一带)后,又意图攻取西蜀(今四川一带)。此典故本为战略部署,后演变为对贪欲的讽刺。


二、字面与比喻义


三、用法与语境

  1. 语法功能:作谓语、宾语,多用于贬义语境。
    例句:“他刚升职又谋求加薪,真是得陇望蜀。”(、6的用法示例)
  2. 情感色彩:早期可表进取,现多含批评,如指出“后多含贬义”。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文化意义

成语反映了人性中贪婪的普遍弱点,常用于劝诫知足。如提到“欲望可推动成就,也易沦为贪念”,兼具警示与哲理性。


“得陇望蜀”以历史事件为基,浓缩了对人性贪欲的深刻洞察,是汉语中批判不知满足行为的典型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拌匀便了贬戮弁田弼臣层覆朝夕不保传誉处待唇紧春享从众篡改逮案蹈刃不旋鼎游迩英殿风带附会扶卫光表观者如织耗子忽隆监帖践危结业进伐鲸海金坛沮废宽延恋豆遴员梨顋利施罗牀懋长木斧孅犁杞萌青桐轻伪然脐人海日昳扇訹山雨欲来风满楼沙滩排球势力眼十洋锦俗文学桃僵李代文征明五月粜新谷相墓术睍睆小不起习坎薪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