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的意思、得陇望蜀的详细解释
得陇望蜀的解释
[appetite cames with eating;avarice knows no bounds] 既占领了陇地,又想进占蜀地。比喻贪得无厌
人若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后汉书·岑彭传》
详细解释
《东观汉记·隗嚣传》:“ 西城 若下,便可将兵,南击 蜀 虏。人苦不知足,既平 陇 ,復望 蜀 ,每一发兵,头鬢为白。”后遂以“得陇望蜀”喻贪心不足。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 陇 又望 蜀 。”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忠佞异议》:“使他知我假途灭 虢 之计,消彼得 陇 望 蜀 之谋,岂非一举而两得乎?”《红楼梦》第七六回:“得 陇 望 蜀 ,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説的不错。” 鲁迅 《书信集·致陶元庆》:“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 陇 望 蜀 。”
词语分解
- 得的解释 得 é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恘 )。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适合:得劲。得当(刵 )。得法。得体。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可
- 蜀的解释 蜀 ǔ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蜀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蜀客(旅游蜀地的人)。蜀椒。蜀绣(四川出产的刺绣)。蜀锦。得陇望蜀。 中国朝代名:蜀汉。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得陇望蜀”是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为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源与典故
该成语源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大将岑彭的指令。《后汉书·岑彭传》记载:“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意为平定陇地(今甘肃一带)后,又意图攻取西蜀(今四川一带)。此典故本为战略部署,后演变为对贪欲的讽刺。
二、字面与比喻义
- 字面解释:陇指甘肃,蜀指四川。原指取得一地后仍想扩张。
- 比喻义:形容人欲望无止境,得到某物后仍索取更多。如提到“欲望使人贪得无厌”,则强调其“得寸进尺”的贬义色彩。
三、用法与语境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宾语,多用于贬义语境。
例句:“他刚升职又谋求加薪,真是得陇望蜀。”(、6的用法示例)
- 情感色彩:早期可表进取,现多含批评,如指出“后多含贬义”。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 反义词: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五、文化意义
成语反映了人性中贪婪的普遍弱点,常用于劝诫知足。如提到“欲望可推动成就,也易沦为贪念”,兼具警示与哲理性。
“得陇望蜀”以历史事件为基,浓缩了对人性贪欲的深刻洞察,是汉语中批判不知满足行为的典型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得陇望蜀,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贪婪不满足的心态。下面是对这个成语的拆分、来源、繁体字、古时写法和例句的介绍。
拆分部首和笔画:
得(彳+心):表示行走的脚步和心思。
陇(阝+龙):表示山,也代表甘肃的省会兰州。
望(月+朋):表示对着月亮看。
蜀(虍+古):表示文王姓姓字。
来源:
《左传·昭公十四年》是“得陇望蜀”这个成语的出处,原文是:“谚曰:‘得陇望蜀。’今复有焉。”意思是指得到了陇地,却又希望得到蜀地。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贪心不满的心态。
繁体:
得隴望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常常变化,所以写法也有一些差异。例如,陇字的左边旁边曾经写成「艮」,望字并没有太大变化。
例句:
他已经收了很多钱,还在得陇望蜀,永远不满足。
组词:
得意洋洋、得过且过、得寸进尺、望尘莫及
近义词:
贪得无厌、不知足、贪心
反义词:
满足、知足
别人正在浏览...
保殖背反崩析蚕曲敞口撑篙龊茶打呵呵戴说打谩评跋儋耳当家人,恶水缸打拍叠连鼎折餗覆冬曹番夷肺石风清丰显府囊冠栉河坎后缀机动介绍信久归道山肌液靠旗科目儒良莠混杂疗养嶙嶙梨英轮班萌动瞢腾冥器蓦头儜弱鰟魮鲗庖馔葡萄宫乾燥剂骑鹤化请功任是上医医国善荐伸直十二虫书画船岁熟泰昭贪天之功文蛋文章树显身小溲褉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