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的意思、大气层的详细解释
大气层的解释
[atmosphere] 指环绕地球的整个气团
详细解释
指地球外面包围的一层气体。按不同的物理性质,大气层通常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等。
词语分解
- 大的解释 大 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大气层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大气层是包裹在地球或其他天体外部、由气体组成的圈层结构,是维持地球生命活动和调节气候的关键系统。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大气层指“地球周围被引力吸引而保留的空气层”,其厚度约1000公里,主要由氮气(78%)、氧气(21%)和少量其他气体构成。
从结构上可分为五层:
- 对流层:最接近地表的一层,厚度约8-18公里,集中了75%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蒸气,天气现象多发生于此。
- 平流层:含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航空器常在此飞行。
- 中间层:大气温度最低层,流星体多在此燃烧。
- 热层:温度高达千摄氏度以上,极光现象产生于此。
- 散逸层:大气与宇宙空间过渡区域,气体粒子逐渐逃逸。
大气层通过温室效应维持地表温度平衡,阻挡有害辐射(如紫外线、宇宙射线),并为生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中国气象局指出,大气环流系统对全球热量、水汽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气候模式。目前国际科学界通过卫星观测和气象模型持续监测其变化,以应对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加剧等问题。
网络扩展解释
“大气层”是指包裹地球的一层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及少量其他气体组成,是维持地球生命和气候的重要屏障。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组成
- 主要气体:氮气(约78%)、氧气(约21%),剩余1%包含氩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 分层结构:根据温度、密度和成分差异,分为五层:
- 对流层(0-12公里):天气现象发生地,温度随高度下降。
- 平流层(12-50公里):含臭氧层,吸收紫外线,温度随高度上升。
- 中间层(50-85公里):温度随高度下降,可观测流星。
- 热层(85-600公里):温度极高,极光现象发生于此。
- 外层(600公里以上):逐渐过渡到太空,气体极稀薄。
2.功能与意义
- 保护作用:阻挡太阳紫外线、宇宙射线及陨石撞击。
- 保温效应:通过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维持地表适宜温度。
- 支持生命: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参与水循环和气候调节。
3.相关科学概念
-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公式可表示为:
$$
P = P_0 cdot e^{-frac{h}{H}}
$$
其中$P_0$为地表气压,$h$为高度,$H$为特征高度(约8.4公里)。
若需进一步了解大气动力学或气候变化影响,可参考气象学专著或环境科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宝昂然自得安和辨复才臣采听才学才颖灿铄长驱径入畅然称动雠报筹维锤旋蹙遏风闸诡蹇汉缺罕有和僦滑音浑舍讲旅骄骄稼器旌典金魄就养克郎球枯骴凉草连衡联合体陵风陇阴路霸枚筮气疾奇礓石琼岛权概劝善规过人事代谢柔术山程睡国頽化颓寝未沬位任輼凉车蕰藻窝里炮五月粜新谷晓底小弦霞暎系道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