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枚筮的意思、枚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枚筮的解释

谓不告其事而占卜吉凶。《左传·昭公十二年》:“ 南蒯 枚筮之。” 杜预 注:“不指其事,汎卜吉凶。” 孔颖达 疏:“枚,是筹之名也……此则不告筮者以所筮之事,空下一筹而使之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枚筮”是一个古代占卜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文献记载及学术观点综合解释如下:

一、核心定义 指不明确告知占卜的具体事项,仅通过抽签或筹策等工具进行吉凶预测的占卜方式。该词由「枚」(木条/筹策)与「筮」(占卜)组合而成,强调以简化的工具进行占卜。

二、文献溯源 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的「南蒯枚筮之」事件,杜预注明确指出这种方式「不指其事,汎卜吉凶」,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为用筹策代替语言陈述占卜事项。

三、操作特点

  1. 隐蔽性:占卜者无需向筮者说明具体所求事项
  2. 简易性:王家台秦简《易占》记载的嫦娥奔月典故中,提到「将往而枚筮之于有黄」,印证了这种占卜方式的便携特征
  3. 泛占性质:区别于针对具体事件的占卜,更倾向于整体运势判断。

四、学术价值 作为先秦占卜文化的活化石,反映了古代「以简驭繁」的占卜思维,对研究《周易》应用史及先秦社会风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二

枚筮

枚筮是一个汉字词汇,由两个部分组成:枚和筮。

拆分部首和笔画

枚的部首是木,笔画数为 9;筮的部首是 筮,笔画数为 13。

来源

枚筮最早出现在《礼记·祭统》中,意为祭祀时使用的木制礼器,用来卜筮、占卜。后来,枚筮逐渐演变成指代卜筮的一种方法。

繁体

在繁体字中,枚筮的写法为「枚筮」,部首和笔画与简体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以清代康熙字典的写法为例,枚的写法为「木攴也,从木,爲赜(彬传)枚(□尔况)从枚。」,筮的写法为「身本自長悮訁从身氏声。」

例句

1. 在古代,祭祀时常使用枚筮进行占卜。

2. 他使用枚筮预测未来的命运。

组词

枚筮没有常见的组词搭配。

近义词

作为占卜的一种工具,枚筮的近义词可以是其他卜筮工具,如龟卜。

反义词

作为占卜的一种工具,枚筮的反义词可以是没有经过卜筮的行动或不相信占卜的态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