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悼慄的意思、悼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悼慄的解释

亦作“ 悼栗 ”。惊恐战栗。《庄子·山木》:“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汉书·王莽传上》:“夙夜悼栗,常恐污辱圣朝。” 三国 魏 阮籍 《鸠赋》:“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掉悼慄,眩惑而自失。”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悼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定义

“悼慄”意为惊恐战栗,形容因恐惧、紧张或极度不安而身体发抖的状态。该词也可写作“悼栗”,属于文言用法,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


出处与例句

  1. 《庄子·山木》
    “危行侧视,振动悼慄。”
    (形容因危险而战战兢兢的状态。)

  2. 《汉书·王莽传上》
    “夙夜悼栗,常恐污辱圣朝。”
    (表达因担忧而惶恐不安的心情。)

  3. 三国魏·阮籍《鸠赋》
    “终飘摇以流离,伤弱子之悼栗。”
    (描写弱小者因困境而恐惧战栗。)

  4. 唐代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
    “窥巨海之惊澜,莫不战掉悼慄。”
    (比喻面对巨大挑战时的惊恐反应。)


使用时期

该词多见于先秦至唐代文献,常见于描述人物心理或环境压迫下的生理反应,具有鲜明的古典文学色彩。


建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近义词、反义词或读音,可参考来源网站(沪江在线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悼慄(dào lì)这个词可以表示内心的恐惧、害怕或战栗的感觉。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辶」,表示走路的意思,右边是「厂」,表示厂房。悼慄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在繁体汉字中,悼慄的写法是「悼悖」。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悼慄」的拆分是「悼」和「慄」两个字,分别表示哀悼和恐惧。例如,可以用「悼慄」来形容某人在恐怖片中感到恐惧不已。 除了「悼慄」之外,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词语。例如,「惊恐」可以表示害怕或惊慌失措的情绪。而「战栗」则表示非常害怕或发抖。与「悼慄」相反的词语是「安抚」,表示平静或使人感到安心。另外,可以用词语「不惧」来表示勇敢或无所畏惧。 总而言之,「悼慄」是用来形容内心感到恐惧、害怕或战栗的词语。它来源于古代汉字的写法,可以通过拆分部首和笔画来分析构造。在汉字的发展中,悼慄的写法也有繁体字的变体。悼慄这个词在句子中的运用可以形容人们面对恐怖或危险时的内心体验。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其他相关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