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画戟的意思、画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画戟的解释

(1).古兵器名。因有彩饰,故称。 唐 王维 《燕支行》:“画戟彫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宋 张孝祥 《蝶恋花·送刘恭父》词:“画戟斿闲刀入鞘。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花月痕》第五四回:“一枝画戟,东驰西突,所向披靡。”

(2).旧时常作为仪饰之用。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宋 苏轼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之二:“森森画戟拥朱轮,坐咏 梁公 觉有神。” 清 陈沂震 《试院即事》诗:“画戟森严昼漏迟,凝香燕寝日斜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画戟”是古代一种兼具实战与仪仗功能的兵器,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1. 基本定义
    画戟属于冷兵器,戟杆一端装有金属枪尖,侧面通过两枚小枝连接月牙形利刃,可刺可砍。因戟身常装饰彩绘或雕刻图案,故称“画戟”。

  2. 结构与功能
    典型代表为“方天画戟”,其名称带有夸张色彩,寓意“可与上天相比”,凸显使用者身份不凡。结构上融合枪的直刺与刀的劈砍功能,适合步兵和骑兵作战。

  3. 历史用途

    • 实战兵器:唐代王维《燕支行》提到“画戟彫戈白日寒”,反映其战场应用。
    • 仪仗器具:唐代韦应物诗中“兵卫森画戟”描述其作为官署仪仗的威严象征。
  4. 文学象征
    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画戟常与名将关联,如吕布持方天画戟突显勇猛形象。苏轼诗句“森森画戟拥朱轮”则借其仪仗功能烘托官员威仪。

  5. 别名与演变
    部分文献称其为“方天戟”,因装饰华丽且功能多样,逐渐从实战武器演变为礼仪陈设品。


提示:以上信息综合了兵器结构、历史记载及文学引用,完整内容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画戟

“画戟”一词,指的是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戟这种武器。戟,即长柄带有尖刺的兵器,常用于古代战争中,有时也作为军事指挥的标志。而“画戟”就是通过绘画将戟的形象表现出来。

拆分部首和笔画

“画戟”的拆分部首是“丷”和“戈”,它的总笔画数为14画。

来源

“画戟”一词的来源可能与古代军事演练和军事教育有关。在古代,戟常被用作军事训练与实战中的武器,可能有人试图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记录和传承这些军事技能。

繁体

“画戟”的繁体字为「畫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常有变化,包括“画戟”的字形。据考证,古时的字形可能有些不同,但具体的古代汉字写法我们目前难以完全还原。

例句

1. 他在纸上画了一柄精细的画戟。

2. 这幅画戟展示了古代战争的勇猛场面。

组词

画戟可以与其他词组成新的词语,例如:

1. 画枪:用绘画表现枪支的形象。

2. 画剑:用绘画表达剑的形态。

3. 画弓:用绘画来呈现弓的形状。

近义词

与“画戟”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描绘武器:用绘画、描写等手法表现武器。

2. 绘制兵器:通过绘画来制作、绘制兵器的形象。

反义词

与“画戟”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1. 实战:真正的战斗或军事行动。

2. 现实兵器:真实存在或被使用的兵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