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传说中主管树木的神。《尚书大传》卷三:“东方之极,自 碣石 东至日出 榑木 之野,帝 太皞 神 勾芒 司之。” 汉 班固 《白6*虎通·五行》:“其神 勾芒 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
(2).勾萌。草木的嫩芽。 唐 韩偓 《早起探春》诗:“勾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 明 杨慎 《春雨》诗:“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参见“ 勾萌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勾芒汉语 快速查询。
“勾芒”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核心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身份与职责
勾芒是古代神话中主管树木、农业的神灵,被视为春神和木神。据《尚书大传》等文献记载,他是伏羲氏长子,被委派观测东方木星,掌管万物初生,象征春季与生命萌发。
文化意义
在农耕社会中,勾芒象征自然生机,古人通过祭祀祈求丰收。汉代《白虎通·五行》提到其“主物始生”,与农耕时序密切相关。
“勾芒”亦可指代植物初生的嫩芽,如唐代韩偓诗句“勾芒一夜长精神”中,即用此意描述春意萌发。此义项强调植物茂盛生长的状态,常见于文学作品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神话体系或词源演变,可参考《尚书大传》《白虎通》等文献。
勾芒是一个汉字,意思为利剑的锋芒。它的拆分部首是刀和艹,其中刀是指刀剑,艹是指植物的部首,表示该字与植物相关。勾芒的总笔画数是12画。
勾芒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发展过程。在最早的金文和甲骨文中,勾芒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形状更加简明。在繁体字中,勾芒的写法保留了古代形态,例如「鋤」(锄)和「鋸」(锯)。
在古代,人们使用勾芒这个词来形容剑的锋芒。剑是古代兵器中重要的一种,锋芒代表着剑的锋利程度。勾芒的意思因此引申为形容事物的锐利和犀利,可以用来形容刀剑、器物或者文字的锐利和犀利。
以下是一些勾芒的例句:
与勾芒相关的词语有:剑锋、刀锋、锐利、犀利等。
与勾芒相反的词语可以是钝、迟钝、饭饱、圆滑等。
总之,勾芒是形容利剑的锋芒,也可以引申为形容事物的锐利和犀利的词汇。它的繁体字保留了古代的写法。通过使用勾芒,可以更加形象地描述物体或者文字的锋利程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