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一節的意思、白首一節的詳細解釋
白首一節的解釋
謂年雖老而志節不衰。《後漢書·吳良傳》:“竊見臣府西曹掾 齊國 吳良 資質敦固,公方廉恪,躬儉安貧,白首一節。” 李賢 注:“言雖耆耄,志節不衰。”
詞語分解
- 白首的解釋 .猶白發。表示年老。《史記·範雎蔡澤列傳論》:“ 範雎 、 蔡澤 世所謂一切辯士,然遊説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非計策之拙,所為説力少也。” 前蜀 韋莊 《與東吳生相遇》詩:“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白首一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bái shǒu yī jié
- 釋義:指人雖年老,但志向和節操始終不衰退。
- 結構:偏正式成語,屬中性詞,多用于褒揚堅守信念的老年人。
二、出處與典故
- 原始出處:出自《後漢書·吳良傳》:“竊見臣府西曹掾齊國吳良資質敦固,公方廉恪,躬儉安貧,白首一節。”
- 背景解讀:此句是東漢官員對吳良的贊譽,強調他雖年老仍保持廉潔、節儉的品格。
三、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
- 反義詞:晚節不終(指年老時喪失節操)。
- 近義詞:老當益壯、白首之心(需結合語境使用)。
四、延伸解析
- 字詞拆分:
- “白首”指白發年老,“一節”即一貫的節操,合指年老仍堅守志節。
- 文化意義:體現儒家推崇的“終身守志”精神,常用于贊頌忠貞、清廉之人。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詳細出處或例句,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很高興為您提供關于《白首一節》的信息。以下是您所需的内容:
《白首一節》的意思
《白首一節》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一個人為了正直正義的事業而不顧個人的年齡或命運,堅持到底。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堅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則,不顧一切地追求正義。
《白首一節》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白首一節》的拆分部首是白頭,一共有13個筆畫。
《白首一節》的來源
《白首一節》最早出自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永遇樂·歸山深淺去》一詩,意為甯可為正義而白頭也不願意為邪惡而袖手旁觀。
《白首一節》的繁體
《白首一節》(使用繁體字)
《白首一節》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作《白首一節》的漢字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白首一節”。
《白首一節》的例句
他堅守着自己的信仰與原則,為了正義事業可以白首一節。
《白首一節》的組詞
沒有特定的組詞,但可以與其他成語或詞語搭配使用,例如“忠誠白首一節”、“保衛家園白首一節”等。
《白首一節》的近義詞
忠貞不渝、堅守原則、毫不動搖。
《白首一節》的反義詞
背信棄義、動搖不定、勇往直前。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