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一節的意思、白首一節的詳細解釋
白首一節的解釋
謂年雖老而志節不衰。《後漢書·吳良傳》:“竊見臣府西曹掾 齊國 吳良 資質敦固,公方廉恪,躬儉安貧,白首一節。” 李賢 注:“言雖耆耄,志節不衰。”
詞語分解
- 白首的解釋 .猶白發。表示年老。《史記·範雎蔡澤列傳論》:“ 範雎 、 蔡澤 世所謂一切辯士,然遊説諸侯至白首無所遇者,非計策之拙,所為説力少也。” 前蜀 韋莊 《與東吳生相遇》詩:“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專業解析
白首一節,漢語成語,讀音為bái shǒu yī jié,形容人到老年仍保持高尚的節操,堅守最初的志向或原則,至死不渝。其核心含義在于贊美曆經歲月滄桑而始終不變的忠誠、正直或堅定的品格。
詳細釋義:
-
字面與核心含義:
- 白首: 指頭發花白,代指人到了老年。
- 一節: “節”本指竹節,引申為人的氣節、節操、操守或堅定的志向、原則。“一節”在此處強調始終如一、堅定不移的那份操守或志向。
- 整體: 合起來意指人雖然年老(白首),但其堅守的節操、志向或原則(一節)卻如同年輕時一樣,沒有絲毫改變。強調的是曆經時間考驗後的恒久不變與忠誠堅定。
-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源自東漢班固所著《後漢書·吳良傳》。書中記載,東平王劉蒼向朝廷推薦其下屬吳良時,稱贊他“躬儉安貧,白首一節”,意指吳良一生都保持着節儉、安于清貧的高尚品德,即使到了老年,這種節操也絲毫沒有改變。這個典故奠定了成語贊美終身保持高尚品德的基調。
-
深層内涵與用法:
- 褒義色彩濃厚: 該成語帶有強烈的褒揚意味,用于高度贊揚那些在漫長人生中,無論經曆何種境遇(順境、逆境、誘惑、磨難),都能矢志不渝、堅守本心、保持高潔品格的人。
- 強調時間與堅守的對比: “白首”代表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一節”則代表内在精神品質的恒定不變。這種對比凸顯了人物品格的難能可貴。
- 應用場景: 常用于形容忠臣、志士、清廉的官員、有堅定信仰的人、在專業領域或道德操守上終身堅守的人等。例如:“這位老科學家白首一節,将畢生精力都獻給了祖國的科研事業。”
-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 矢志不渝、始終不渝、堅貞不渝、老而彌堅、松柏後凋(比喻堅貞)、窮且益堅(處境越困頓,意志越堅定)。
- 反義詞: 晚節不保、見異思遷、朝秦暮楚、隨風轉舵、老奸巨猾(指年老而越發奸詐狡猾)。
“白首一節”是一個高度贊譽性的成語,它生動地刻畫了人物在漫長歲月中恒久不變的高尚節操和堅定志向。它源于《後漢書》對吳良品德的評價,蘊含着對忠誠、正直、堅守等美好品質的推崇,提醒人們珍視并終身踐行高尚的道德準則。
參考資料:
- 釋義核心參考《漢語大詞典》及《現代漢語詞典》對“白首一節”的條目解釋。
- 典故出處依據班固《後漢書·吳良傳》原文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白首一節”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bái shǒu yī jié
- 釋義:指人雖年老,但志向和節操始終不衰退。
- 結構:偏正式成語,屬中性詞,多用于褒揚堅守信念的老年人。
二、出處與典故
- 原始出處:出自《後漢書·吳良傳》:“竊見臣府西曹掾齊國吳良資質敦固,公方廉恪,躬儉安貧,白首一節。”
- 背景解讀:此句是東漢官員對吳良的贊譽,強調他雖年老仍保持廉潔、節儉的品格。
三、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
- 反義詞:晚節不終(指年老時喪失節操)。
- 近義詞:老當益壯、白首之心(需結合語境使用)。
四、延伸解析
- 字詞拆分:
- “白首”指白發年老,“一節”即一貫的節操,合指年老仍堅守志節。
- 文化意義:體現儒家推崇的“終身守志”精神,常用于贊頌忠貞、清廉之人。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詳細出處或例句,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編著表裡如一裨海币重言甘不刿采棺廁足其間常德長生果沖鋒答剌孫丹碌登膳訛談逢山開路奉邀共享單車構成光杆兒扢抖抖骨灰悍将畫帖戶樞不蝼叫條子積墆記睹解譬金刀荊钗布裙金玦衣厖進羞久曠濟增刻忍課學淩風舸蒙學謬法木威配套成龍青田請止棄卧入幕三志傷熱社會存在世故適間使錢天堦抟影萬夫望視宛虹丸劍壝牆文命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