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百室的意思、百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百室的解释

(1).一族或一族的人。《诗·周颂·良耜》:“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寧止。” 郑玄 笺:“百室,一族也。” 朱熹 集传:“百室,一族之人也。”一说指众多的仓屋。参阅 高亨 《诗经今注》。

(2).指众多房屋。 晋 左思 《蜀都赋》:“百室离房,机杼相和。” 晋 陆云 《登台赋》:“深堂百室,层臺千房。” 宋 苏辙 《游太山·初入南山》诗:“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

(3).百户人家。百,举成数。《左传·成公十七年》:“ 施氏 之宰,有百室之邑。”《晋书·慕容德载记》:“而百姓因 秦 晋 之弊,迭相荫冒,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百室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沉淀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本义指代建筑规模 《汉语大词典》指出“百室”最初表示众多房屋或大型建筑群,常见于描述古代仓储设施。如《诗经·周颂·良耜》记载“百室盈止,妇子宁止”,郑玄注:“百室,一族也。一族同时纳谷,亲亲也。百室者,出必共洫间而耕,入必共族中而居。”此处“百室”特指宗族共用的粮仓建筑群,反映先秦时期集体农业生产模式。

二、引申为宗族单位 据《古代汉语词典》释义,该词在汉唐文献中常转指代宗族组织。孔颖达疏解《诗经》时强调:“一族有百室,一夫受田百亩,故以百室结之。”此用法体现古代以家族为单位的土地分配制度,如《汉书·食货志》载“八家共井,耕田百亩”,与“百室”概念形成互文关系。

三、文学修辞功能 在历代文学作品中,“百室”作为夸张修辞手法频繁出现。如唐代柳宗元《终南山祠堂碑》载“植物擢茂,祥禽成室,田畯奉醴以告稔,水庸理锸而戒事,百室烟火,合秩同荣”,此处通过“百室”营造丰饶祥瑞的意境,展现汉语词汇的意象叠加特征。

该词源流演变详见《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舘2002年版)第三卷及《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2009年点校本)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百室”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核心含义

  1. 指一族或同族的人
    出自《诗经·周颂·良耜》:“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

    • 郑玄笺注:“百室,一族也。”
    • 朱熹集传进一步解释为“一族之人”。
    • 另有学者高亨认为此处“百室”指“众多仓屋”,但主流观点仍以“同族”为主(参考《诗经今注》)。
  2. 指众多房屋
    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如:

    • 晋代左思《蜀都赋》:“百室离房,机杼相和。”
    • 晋代陆云《登台赋》:“深堂百室,层台千房。”
  3. 泛指百户人家
    作为概数使用,例如《左传·成公十七年》提到“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


二、用法差异


三、总结

“百室”的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主要涉及家族、建筑、户籍三类,反映了古代社会结构和居住形态。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诗经》注疏及《左传》相关篇章。

别人正在浏览...

不震恻容长江三峡工程巢饮持别次车亶时导绎大学生钿轴东上兜率天霏烟佛宫妇产科福海苟活昏晚讥恶藉甚警道近虞机先旷瘠梁鼎梁桷励操灵菌卢米论长道短罗甸没人茗荈末派末势南山豹旁击披帙破国亡家七品茶赏心讪弃生路诉竞嗉囊糖衣贪佞调唇弄舌跳峦铁不得痌心推诚相见望夫歌文姝武算无知鶱飞相观仙苑小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