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的意思、摧枯拉朽的详细解释
摧枯拉朽的解释
[(as easy as) crushing dry weeds and smashing rotten wood;destroy sth.already in a state of ruin] 摧折枯树朽木
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拉朽者易为力。——《汉书·异姓诸侯王表》
详细解释
摧折枯枝朽木。比喻极容易办到。语本《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鐫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其势然也。”《晋书·甘卓传》:“遡流之众,势不可救,将军之举 武昌 ,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宋史·曹彬传》:“以国家兵甲精鋭,翦 太原 之孤垒,如摧枯拉朽尔,何为而不可。” 明 梁辰鱼 《浣纱记·伐越》:“而况假主公之雄威,更仗诸将之戮力,则摧枯拉朽,如夏日之溃春冰。” ********* 《不能两全》:“旧社会之崩溃有如摧枯拉朽。”亦作“ 摧朽拉枯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 豫通王 下 江 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亦省作“ 摧朽 ”、“ 摧枯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太祖 拒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唐 杜甫 《北风》诗:“涤除贪破浪,愁絶付摧枯。” 明 薛蕙 《送杨石斋》诗:“凶竖同摧朽,苍生尽解悬。”
词语分解
- 摧枯的解释 见“ 摧枯拉朽 ”。
- 拉朽的解释 摧折朽木。喻不费力气。《晋书·刘毅诸葛长民等传论》:“建大功若转圜,翦羣兇如拉朽。”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破敌必拉朽,不见坚阵横。”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语勘定之战功,则
网络扩展解释
“摧枯拉朽”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cuī kū lā xiǔ,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释义
- 本义:摧毁枯草、折断朽木,形容轻而易举地破坏脆弱的事物。
- 比喻义: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或衰败事物,强调力量强大且势不可挡。
出处
- 《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用法
- 词性:联合式结构,作谓语、定语。
- 语境:多用于描述战争、改革或竞争中的压倒性胜利,如“革命浪潮摧枯拉朽般推翻了旧制度”。
- 注意:含褒义,强调“以强胜弱”,不可用于中性或贬义场景(如“中国女排摧枯拉朽”为错误用法)。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势如破竹、不堪一击(均强调轻易取胜,但“势如破竹”更侧重连续胜利)。
- 反义词:坚不可摧(形容防御稳固,难以破坏)。
示例
- 历史典故:东晋甘卓率军攻打武昌,形容其攻势如“摧枯拉朽”,毫无阻碍。
- 现代用例:“新技术以摧枯拉朽之势颠覆了传统行业。”
寓意
成语强调力量的积聚与释放,提示成功需依赖充分的准备和强大的能量。
网络扩展解释二
哈喽!谢谢您的提问。
《摧枯拉朽》这个词是形容某种力量或方法非常强大,能够把枯朽的东西摧毁殆尽的意思。现在让我为您介绍一下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以及它的来源。
这个词可以分解为三个部首:扌(手)、木(树木)和攵(打手势的手)。根据部首的意思,我们可以猜测这个词与用手摧毁枯朽的树木有关。
来看一下这个词的笔画数目:摧(12画)、枯(8画)、拉(8画)和朽(6画)。总共34画。
《摧枯拉朽》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一句话:“嗟乎!学仙者追效《摧枯拉朽》,志行日损。”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学习修仙者的追求,要像《摧枯拉朽》一样坚定不移地努力。
繁体字形式为《摧枯拉朽》。
古代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相似。因此,这个成语在古代的写法应该也是类似的。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例句吧:
1. 他对待问题的态度就像《摧枯拉朽》,永不退缩。
2. 这个团队的协作能力堪称《摧枯拉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关于组词,这个成语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成语,无法进一步分解。
接下来是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毁灭殆尽、力不从心
反义词:力不能及、无能为力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我会很高兴帮助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