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麤功的意思、麤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麤功的解释

大功。古代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月。《仪礼·丧服》“冠者沽功也” 汉 郑玄 注:“沽,犹麤也,冠尊加其麤,麤功,大功也。”参见“ 大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麤功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麤”(同“粗”)和“功”组成,指粗浅、不精细的工艺或成果。该词属于古汉语用法,现代使用较少,但可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中追溯其含义。

  1. 字义解析

    “麤”为“粗”的异体字,《说文解字》释为“行超远也”,后引申为“粗糙、粗疏”;“功”指功夫、成效,如《周礼》中“物勒工名,以考其功”。二字组合后,强调事物完成度低或技艺未达精熟状态。

  2. 古籍例证

    宋代《广韵》提到“麤功犹疏也”,指代粗率完成的劳动成果;明代《正字通》亦注“麤功者,工拙之粗者”,进一步说明其与精细工艺的对比关系。

  3. 现代语义延伸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释义为“粗劣的工艺”,多用于批评作品或技术不够完善的状态。例如:“此画虽具形似,然笔墨麤功,未得神韵。”

  4. 文化内涵

    古代工匠制度中,“麤功”常与“细作”对举,反映传统社会对工艺精粗的等级划分,如《天工开物》所述“治玉分麤功、细功两道工序”。

网络扩展解释

“麤功”是古代丧服制度中的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麤功”即“大功”,属于古代丧服五服之一(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服期为9个月,丧服材质较粗,但比“斩衰”“齐衰”稍轻()。

  2. 字义解析

    • 麤(cū):同“粗”,表示粗糙、粗大,此处指丧服所用布料质地较粗。
    • 功:原指功绩、劳绩(如《说文》中“以劳定国”),此处引申为丧服的等级规格()。
  3. 历史背景
    根据《周礼·司勋》等记载,古代丧服按血缘亲疏分为不同等级。“大功”适用于为堂兄弟、已嫁姊妹等服丧,服期九月,材质介于齐衰(更粗)和小功(较细)之间。

“麤功”是丧服制度中的第三等级,强调服丧者与逝者的亲属关系及相应的礼仪规范,需穿着粗布制成的丧服九个月。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仪礼·丧服》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毫子跋履墢田士冰镩秉烛夜游犦矟超然远举车马骈阗乘坚伺隙嗔怪大程丹辇道宣调回防芽遏萌飞机丰获风旋电掣富国裕民告助桧花蜜柜员含义好闲合颖后军皇古火舌护惜俭岁絜驾鯨魚集弦胶慨允考观鹍翔躐拜麟孙六帖沦谪卖嘴谋臣猛将淜洪千八百清扬燃灯佛塞上江南生生死死师老兵破四国司慎素业棠梨宫同心一德讬孤寄命文鼠无私有意五王帐吴羊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