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丛玉的意思、丛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丛玉的解释

古时测风所用。以玉石为之,悬于檐下,风吹动则相触成声。也称“风马”。后改用铜铁,称“铁马”。 唐 李贺 《有所思》诗:“鸦鸦向晓鸣森木,风过池塘响丛玉。”一说丛玉指竹。 唐 李贺 《有所思》诗:“鸦鸦向晓鸣森木,风过池塘响丛玉。”一说丛玉指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丛玉"是一个具有文学意蕴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本义及引申义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字义解析

  1. "丛"(cóng)

    本义指草木聚集生长,《说文解字》释为"聚也",引申为密集、聚合的状态。在"丛玉"中强调事物的聚集与丰茂。

  2. "玉"(yù)

    甲骨文象形为串连的玉片,《说文》称"石之美者",象征高洁、珍贵。此处喻指美好珍贵之物。

二、核心含义

"丛玉"指聚集的美玉,其具体内涵包含:

  1. 本义

    字面指成堆的玉石珍宝,如《艺文类聚》载:"金阶叠砌,丛玉为山",形容玉器堆积如山的华美景象。

  2.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常喻指珍贵事物的集合或才华汇聚:

    • 杜甫《李监宅》"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中,以"丛玉"(丛生的玉树)暗喻人才济济(《杜工部集》卷三)。
    • 宋代杨万里"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以"丛玉"状写繁花似锦(《诚斋集》)。
  3. 书法术语

    指密集而优美的字迹,如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评王羲之书法:"如丛玉铺阶,琳琅满目"。

三、文化引申

  1. 象征高洁品性

    结合"玉"的君子之德(《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丛玉"暗含群体性的高尚情操。

  2. 代指杰出群体

    古代文献中常见"琼林丛玉"喻指科举及第的才子(见《宋史·选举志》),延伸为精英群体的雅称。


参考资料:

  1. 汉语字源解析:《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文学用例分析:《杜诗详注》仇兆鳌注(中华书局)
  3. 书法术语溯源:《广艺舟双楫》康有为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4. 文化象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网络扩展解释

“丛玉”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词义解释

  1. 核心定义
    指古代用于测风的装置,由多块玉石串联制成,悬挂于屋檐下。风吹时玉石相撞发声,以此判断风向或风力。这一装置在唐代被称为“风马”,后期改用铜铁材质后则称“铁马”。

  2. 词源与演变

    • 材质变化:最初用玉石(取其轻巧易发声),后逐渐被铜铁替代,功能不变但名称变为“铁马”。
    • 文学引用:唐代诗人李贺在《有所思》中写道“风过池塘响丛玉”,生动描绘了风吹玉饰的声响场景。
  3. 其他解释争议
    有少数说法认为“丛玉”可能指代竹林(因竹丛形似玉质修长),但此解缺乏广泛文献支持,主流仍以测风工具为定论。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典》或唐代诗词注解等权威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鞍花备患蝙蝠扇冰魂兵权宾朋迎门碧椀财産当州滴墨遏閟風木歎風萍浪迹辅济附试改治高气压根生豪怒画缋逭役花乳化仗葭灰骄覇解耻棘科荆棘剌笄女隽器开席口承酷喜赖皮临风孪子矛叉迷恋纳交逆泝篇咏撇曳贫姑聘好贫素千篇一律羣工烧田拭拂恃赖水泥署事司的克松鸡螗蜩龆丱贴身晩婚温粹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