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時測風所用。以玉石為之,懸于檐下,風吹動則相觸成聲。也稱“風馬”。後改用銅鐵,稱“鐵馬”。 唐 李賀 《有所思》詩:“鴉鴉向曉鳴森木,風過池塘響叢玉。”一說叢玉指竹。 唐 李賀 《有所思》詩:“鴉鴉向曉鳴森木,風過池塘響叢玉。”一說叢玉指竹。
“叢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核心定義
指古代用于測風的裝置,由多塊玉石串聯制成,懸挂于屋檐下。風吹時玉石相撞發聲,以此判斷風向或風力。這一裝置在唐代被稱為“風馬”,後期改用銅鐵材質後則稱“鐵馬”。
詞源與演變
其他解釋争議
有少數說法認為“叢玉”可能指代竹林(因竹叢形似玉質修長),但此解缺乏廣泛文獻支持,主流仍以測風工具為定論。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或唐代詩詞注解等權威文獻。
《叢玉》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各種寶玉、美玉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叢玉》的部首是“玉”,筆畫為5畫。
《叢玉》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在古代文獻中就有使用。同時,繁體字為「叢玉」。
在古時候,「叢玉」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漢朝時期,寫作「叢玉」。在其他古代文獻中,可能還存在其他寫法。
1. 房間裡的櫥櫃中擺滿了叢玉,閃爍着美麗的光芒。
2. 這家博物館收藏了許多稀世之寶,其中有許多來自各地的叢玉。
1. 叢珠:指多顆珍珠集中在一起。
2. 瑰叢:指許多稀世珍寶集中在一起,形容非常美麗華麗。
3. 琳叢:指珍貴的美玉聚集在一起。
1. 群玉:表示許多美玉聚集在一起。
2. 珠寶:表示各種寶石和珍珠的集合。
孤玉:表示孤獨的、單獨的美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