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传说 舜 殛 鲧 所用之刀。《吕氏春秋·行论》:“ 舜 於是殛之於 羽山 ,副之以吴刀。”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刀剑录缺》:“﹝《刀剑録》﹞遗漏甚多,显显名世者,若 舜 之吴刀, 周 之赤刀, 鲁 之孟劳。”
(2).泛指宝刀。 晋 张华 《博陵王宫侠曲》之二:“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
(3). 吴 地所产之剪刀。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辞》:“ 吴 刀 楚 製为佩褘,纤罗雾縠垂羽衣。” 唐 李白 《白紵辞》之三:“ 吴 刀剪綵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辉。” 宋 姚宽 《踏莎行》词:“彩凤难双,红綃暗泣。回纹未剪 吴 刀涩。” 清 徐柯 《白紵词》之二:“ 吴 刀剪縠散云霞,明璫翠带纷交加。”
“吴刀”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据《吕氏春秋·行论》记载,舜将鲧流放至羽山时,用吴刀将其处决。另有《归藏·启筮》提到,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用吴刀剖开后才诞生了禹。这一传说体现了吴刀在古代神话中的象征意义。
因春秋时期吴地(今江苏一带)以铸造兵器闻名,吴刀逐渐成为“宝刀”的代称。晋代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中“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即用此意,形容刀剑的锋利与威严。
唐宋诗词中常以“吴刀”代指吴地制作的精致剪刀。例如李白《白紵辞》中“吴刀剪彩缝舞衣”,鲍照《代白紵舞歌辞》中“吴刀楚制为佩褘”,均描述其作为裁剪工具的功能。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吕氏春秋》《归藏》等古籍及诗词注解。
《吴刀》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意思指的是吴地产出的刀具。
《吴刀》的拆分部首是口和刀,分别位于左右两侧。在《吴刀》这个词中共有6个笔画。
《吴刀》一词源于中国古代地名吴,吴地古称吴国,位于今天的江苏省一带。吴地以造刀工艺闻名,因此吴地产出的刀具被称为吴刀。
《吴刀》在繁体中的写法为「吳刀」。
在古代汉字中,「吴刀」的写法略有不同,「吴」字的上半部分是由「口」和「母」组成,下半部分由「又」和「夕」组成,「刀」字的上部由「刂」组成,下部是「刂」下加一个「刀」。这种古代写法在现代已不常见。
1. 他手中的吴刀锋利异常,一挥间敌人无不倒在地上。
2. 这把吴刀的质量非常好,非常适合收藏。
吴刀可以与其他词汇组成一些相关的词语:
1. 吴刀工艺
2. 吴刀制作
3. 吴刀传承
与《吴刀》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吴式刀
2. 吴派刀
3. 吴地刀
与《吴刀》意思相反的词语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