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出的意思、呈现出的详细解释
呈现出的解释
词语分解
- 呈的解释 呈 é 显出,露出:呈现。呈祥。 恭敬地送上去:呈上。呈报。面呈。 下级报告上级的文件:呈文。呈子。 古同“程”,规划、法式、标准。 笔画数:; 部首:口;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呈现(chénɡ xiàn)是汉语中一个典型的动补式合成词,由表显露义的动词“呈”与表显露结果的补语“现”组合而成。《说文解字》释“呈”为“平也”,段玉裁注“今俗云面呈”,而“现”本作“見”,《广韵》载“露也”,二字组合后形成“将内在事物外显”的核心语义。
该词的词义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
- 先秦时期多指进献贡品(如《周礼》载“掌呈现邦国之币”)
- 唐宋时期引申出显露义(如杜甫《秋兴》诗“彩笔昔曾干气象”)
- 明清至今发展为现代通用义,指事物通过特定形式展现(《红楼梦》第五回“只见画着一张弓”)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其使用特征包含:
- 自然现象描述:“朝霞呈现出橘红色”(气象学术语)
- 艺术表现手法:“小说通过倒叙呈现人物命运”(文学评论用语)
- 抽象概念具象化:“数据图表清晰地呈现增长趋势”(科技文献常见表述)
权威参考资料: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2004年修订版
- 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 王力《汉语史稿》中关于动补结构演变的论述
- 《汉语大词典》网络版(http://hd.cnki.net)收录的历时语料
网络扩展解释
“呈现出”是一个动词短语,通常表示事物显露出某种状态、特征或现象,强调从内到外、由隐到显的展示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词义
- 动态表现:指事物逐渐展示出某种可见的形态、趋势或特点。
例:经济数据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 客观描述:多用于中性的、非主观的语境,强调自然显露。
例:实验结果显示,溶液呈现出深蓝色。
2.常见用法
- 搭配抽象概念:多与“趋势”“面貌”“特点”等抽象名词搭配。
例:社交媒体呈现出信息碎片化的特点。
- 搭配具体现象:也可描述视觉可见的具体状态。
例:夕阳下,天空呈现出橙红色的渐变。
3.近义词辨析
- 与“表现出”区别:
“表现出”侧重主观行为或内在特质(如性格、情感),而“呈现出”更强调客观状态。
例:她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主观行为) vs. 市场呈现出回暖迹象(客观状态)。
- 与“显现出”区别:
“显现出”更强调从无到有的显露,而“呈现出”侧重整体状态的展示。
例:扫描结果显现出肿瘤(具体事物的出现) vs. 城市面貌呈现出国际化特征(整体状态)。
4.适用语境
- 学术/报告写作:用于分析数据、现象或趋势。
例: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群体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观。
- 文学/艺术描述:增强画面感或象征意义。
例:他的画作呈现出一种超现实的孤独感。
5.注意事项
- 避免冗余:若后文已有明确描述,可省略“出”。
例:经济呈现(出)复苏迹象 → 经济呈现复苏迹象(更简洁)。
- 语法结构:通常接名词性短语作宾语,不直接接形容词。
× 错误用法:天气呈现出很热 → √ 天气呈现出高温特征。
如果需要进一步分析具体例句或语境中的用法,可以提供更多信息以便深入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报享弊赋兵战补谥车辆厂乘奔成师呈应愁眉苦脸出临大浑家大著作独特鄂王返照敢莫蛤黎酱苟进寡蛋鹤鹤鹄眄扈圣结喉井络寖久谨正军帅君体控卷滥竽充数乐山大佛廉正灵曲曼鬋眇质闵闵牧室耐寒能着枿枝蓬麻凭文拼力禽兽不如阮宅伤号水蛭淑气庶幸悚侧宋朝送手帕投产土梗退修顽谗晚造位业香令县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