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麤俗的意思、麤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麤俗的解释

亦作“麄俗”。1.粗野庸俗。 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麄俗。”《水浒传》第十五回:“先生休怪我三个兄弟麄俗,请教授上坐。”

(2).指诗文粗鄙通俗。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卷上:“世徒见 子美 诗多麤俗,不知麤俗语在诗句中最难。”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麤俗,宜藴藉而忌分明;词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説明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麤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cū sú(注意“麤”是“粗”的异体字),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粗野庸俗
    指人的言行、举止或事物风格缺乏教养、不够雅致,带有市井或低劣的意味。例如:“他的谈吐麤俗,难登大雅之堂。”

  2. 诗文粗鄙通俗
    在文学批评中,特指文学作品语言直白浅显,缺乏文采或含蓄之美。例如南宋张戒评价杜甫诗时提到“麤俗语在诗句中最难”,即指通俗语言运用需技巧。


二、出处及例句


三、演变与注意事项

若需进一步探究其文学评价,可参考张戒《岁寒堂诗话》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麤俗(cū sú)这个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 意思: 麤俗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言行举止粗鄙、不文雅的人或事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麤(cu)由鹿(lu)和麦(mai)组成,麤含有11个笔画。俗(su)由人(ren)和厶(si)组成,俗含有9个笔画。 来源: 麤俗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清晰,麤意为粗鲁、粗暴之意,俗意为不文雅、庸俗之意。 繁体: 麤俗的繁体形式为麤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麤俗的写法与现在相比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差别。 例句: 他的举止麤俗,完全不合社交场合的礼仪要求。 组词: 麤言(cū yán)、麤笑(cū xiào)、麤态(cū tài)等。 近义词: 粗鲁、粗俗、粗暴。 反义词: 文雅、优雅、温文尔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