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麤人的意思、麤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麤人的解释

亦作“麄人”。亦作“麁人”。1.没有文化修养的人;粗疏的人。 唐 李商隐 《杂纂》:“对麤人久坐。”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下》:“使 德裕 ( 李德裕 )麄人犹不足深责,彼其著书论事皆本於儒学,独以激於私意,遂为是过正之説,卒以忌克,祸及搢绅。” 元 李俊民 《一字题示商君祥·饮》诗:“浅斟低唱境,犹道是麤人。”

(2).佛教语。指修行小乘佛道的人。《大智度论》卷三九:“麁人则麁罪,细人则细罪。”按,佛教的小乘之行人为“麁人”,大乘之行者为“细人”。行人、行者为修行者的称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麤人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由“麤”与“人”组合而成。根据《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记载,“麤”是“粗”的异体字,本义指未经加工的糙米,后引申为粗糙、粗劣之意。从构词逻辑分析,“麤人”可拆解为“粗鄙之人”,多指行为或品性不够细致文雅者。例如《说文解字注》中提到“凡物不精者皆谓之麤”,暗示该词带有价值判断色彩。

在具体使用中,“麤人”常见于古代文献,如明代张自烈《正字通》记载:“麤人谓质野者”,强调其形容缺乏教养的特征。现代汉语中该词已鲜少使用,仅在研究古汉语词汇或方言考据时被提及,如《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将其归类为“历史遗留词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词未被收录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说明其已退出当代日常用语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麤人”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cū rén,可作“麁人”,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普通语境中的含义

指缺乏文化修养或言行粗疏的人,带有贬义色彩。


二、佛教术语中的含义

在佛教经典《大智度论》中,“麤人”特指修行小乘佛道的人。


补充说明

“麤”是“粗”的异体字,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该词多见于唐宋至元代的文献,现代语境下通常用“粗人”替代。若需深入考证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大智度论》或古代诗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暴露无遗背巷逼拷鬓乱钗横朝三暮四惩治谌挚大春大风歌雕幰抵忌弟晜反身自问烦絮飞鸟依人凤毛麟角光霁寒文紧缺廐副掘地寻天浚泽可可儿的孔孟之道寇脱口燥唇乾兰新铁路冷面草柳谷马价珠儚僜面影迷航溺袴被发详狂破落韩谦恭虚己清班扰服戎弓冗芜弱酸三亳三赦僧众山枕室妇侍讲试死説短论长思维天下为笼题名录梯仙通透顽意壝坛熙冰细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