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村社长的意思、村社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村社长的解释

村社负责人。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俺官职颇高如村社长,这宅院刚大似县官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村社长是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特定职官称谓,主要存在于元代(1271–1368年)的乡村组织体系中。其核心含义与职能如下:

一、词义解析

村社长由“村社”与“长”复合构成:

二、历史职能与权限

  1. 赋税征管

    负责督促社内农户缴纳粮税、丝料等赋役,协助里正、主首完成官府征收任务 。

  2. 农业生产督导

    组织社民垦荒耕种,推广农桑技术,并定期向官府汇报收成情况(《通制条格·卷十六》)。

  3. 治安教化

    调解民间纠纷,监督社民行为,配合官府缉捕盗贼,并推行儒家伦理教化 。

  4. 灾荒赈济

    统计社内灾情,主持义仓粮食发放,保障基层赈济落实(《元史·食货志》)。

三、制度渊源与演变

村社长制度源于金代“社”制,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在全国强制推行。其地位低于“里正”“主首”,但直接管理民户,属职役性质,常由地方富户轮充。明代废除社制后,该职官逐渐消失 。


权威参考文献:

  1. 《元史·食货志一》卷九十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

    来源链接

  2. 李治安《元代乡村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78-82页。

    来源链接

  3. 《通制条格校注》,方龄贵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

    来源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村社长”是一个具有历史与地域特征的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一、基本含义

“村社长”指村社的负责人,主要负责村庄的行政管理和事务协调。在元代文献中,该词已出现,如元曲《汉宫秋》提到“俺官职颇高如村社长”,侧面反映了其作为基层管理者的地位。


二、历史背景中的职能

元代村社制度下,“社长”是每50户编为一社的基层管理者,职能包括:

  1. 农业生产:督促耕种、推广农桑技术(“劝课农桑”)。
  2. 治安与纠纷调解:维护秩序、处理民间矛盾(“察举奸良”“定分止争”)。
  3. 公共财产管理:管理社仓、水利等公共资源。

三、现代语境中的用法

  1. 行政职责:部分农村地区沿用“社长”称呼,指负责村庄日常事务的村干部,如组织村民活动、协调村务等。
  2. 引申含义:在特定语境中,该词可能带有调侃或贬义,形容能力有限但自视甚高的人。

四、总结

“村社长”既是一个历史官职,也是现代农村管理中的实际职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若需进一步了解元代村社制度或现代村干部体系,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地方政策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

白山水电站伴儅保界八政便了冰蛆卜巧残阳长庚谗孽除服葱头蠹国风情月意高祲公路网菇芦欢容忽流昏惰甲科加拿大捡点将臣蛟毫焦魂桀虏痎痁净赚奇数绝口不道扣阍頍缨连榱两头蛇利剑柳跖挛拳轮缘芦芽旅资马珂蒙灭命快牧守窃鈎盗国入中煞气署记顺始熟人熟事私贴潠洒特种妥协雾兴云涌乡耋限尽邪蹊习非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