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何用的意思、何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何用的解释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何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组合,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基本释义与语法功能 "何用"由疑问代词"何"与动词"用"构成,主要承担两种语法功能:

  1. 表疑问:询问原因或目的,相当于"为什么""用来做什么"。《诗经·小雅·节南山》例:"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国家已临崩溃,为何不监察);
  2. 表反诘:强调否定态度,意为"不必""不需要"。《论语·颜渊》载:"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何以"与"何用"同构。

二、语义演变脉络 据《汉语大词典》考释,该词组在历时发展中呈现语义泛化: • 先秦时期多作实义动词短语,如《左传》"何用盟主"; • 汉代后虚化为疑问副词,《史记》常见"何用知"句式; • 唐宋诗词中衍生出感叹用法,杜甫《洗兵马》"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即含"何用"的引申否定义。

三、现代汉语遗存 在现代书面语中保留两种典型用法:

  1. 仿古修辞:常见于公文、对联等正式文体,如"青山依旧在,何用惜流年";
  2. 成语固化:"何用生为"(活着有什么用)等四字格保留古义。

主要参考文献: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疑问代词条目 •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何"字词条 • 王力《古代汉语》虚词研究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何用”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表示疑问“为什么”
    用于询问原因或目的,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穀梁传·庄公六年》中“何用弗受也?”(为什么不接受呢?)。

  2. 表示凭借或手段“凭什么;用什么”
    强调通过某种方式达成目的。如《论衡·骨相》中“知之何用?用之骨体”(知道命运有什么用?需通过骨相判断)。

  3. 反问语气表示“不需要”
    通过反问否定必要性,如诗句“废剑一把,要来何用?”(要这把废剑有什么用?)。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三、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古代文献例句(如、8、9)进一步理解其语境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扮会班赉包饭卜夜卜昼楚剌唇揭齿寒辞伏大公至正道署电场彫玉风闻府廨感爱鲠气官佐过头拄杖寒腊横匾诃排和气子合杂华不再扬黄狗荒土拣佛烧香奸子洁悫汲汲孜孜九神九因举陈遽切局曲刻求夸父追日门孙磨光匹纸潜出楸线饶借萐脯山产沙窝赊账十夫矢志不渝耍花腔衰杀弢迹痌切同舆头黑王市委亵误恩先意希旨咸嘴淡舌谢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