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代易的意思、代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代易的解释

更替;轮流。《新唐书·杜兼传》:“ 德宗 既厌兵,大抵刺史重代易,至歷年不徙。” 宋 曾巩 《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版籍等事札子》:“臣切恐施行之际,新旧代易之初,庶工之间,或吏属因循,或簿书缘絶,其於督察漏略,检防散逸,弥纶之体,不可不早有飭戒。”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德怀二三之臣,负众自用,令之不从、召之不至者尚数十,皆束衽来庭,代易奔走,如水凑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代易”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其核心含义指更替、变换,尤其强调事物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新旧交替、兴衰变化的过程,常带有规律性或必然性的意味。

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核心释义:更替;变换

    • “代”指替代、取代,“易”指改变、变化。二字结合,意指一种事物被另一种事物所取代,或事物自身状态发生转变的过程。这种变化通常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某种内在规律或时序,如昼夜更迭、四季轮转、朝代兴替等。
    • 例如:“四时代易,寒暑迭迁。”(四季更替,寒暑变换。)
  2. 哲学与文化内涵(源自《周易》)

    • “代易”的概念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周易》的哲学思想。《周易》认为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消长、刚柔相推是变化的根本动力。“代易”体现了这种变化的必然性和循环性。
    • 例如:“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周易·系辞下传》)这段经典论述虽未直接用“代易”一词,但深刻阐释了阴阳、日月、寒暑等相互推移、代换(即“代易”)而生成万物、成就岁月的道理。
  3. 与“代谢”的辨析

    • “代易”与更常用的“代谢”意义相近,都表示新旧更替。“代谢”更侧重于生物体内或自然系统中旧物质的分解、消亡和新物质的合成、新生(如新陈代谢),或泛指新旧事物的更迭(如人事代谢)。
    • “代易”则更强调变化的过程本身及其规律性、交替性,有时更偏重哲学层面的含义。两者在表示“更替”这一基本义上可互通,但“代易”的古雅色彩更浓,使用范围相对更窄,多见于古籍或学术讨论中。
  4. 古籍中的用例

    • 《汉书·礼乐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然后诸侯轨道,百姓素朴,狱讼衰息…世世承德,是以代易。” 这里指礼乐制度随着时代变迁而更替演变。
    • 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下传》:“天地之化,人物之生,皆具乎《易》…代易而无穷者,其惟《易》乎!” 强调《周易》所揭示的变化(代易)规律是永恒的。

“代易”意指事物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新旧更替、状态变换,强调这一过程的规律性、必然性和交替性。其思想根源可追溯至《周易》的阴阳变化哲学。虽与“代谢”意义相近,但“代易”更具古雅色彩和哲学意味,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主要见于古籍或特定学术语境。

引用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代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更替、轮流,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1. 《新唐书·杜兼传》
    记载“刺史重代易,至歷年不徙”,描述唐代地方官员因重视职位更替而长期不调动的情况。
  2. 宋代曾巩的奏章
    提到“新旧代易之初”,强调制度变革时需防范管理疏漏,体现权力或职责交替的复杂性。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原文,可参考《新唐书》或宋代曾巩的《请改官制札子》。

别人正在浏览...

白槌表见鬓顔残俸剗的超时尺二寃家充当冲輣大不恭打得火热殆无虚日刀机低声地竈东海金东京回合敦勉飞狐道风切改恶行善鬼打墙柜枱钴鉧故驿古已有之瀚海恨气黄孙华显蛟螭藉甚觐飨救焚投薪两班没底坑迷蒙平公立乾冰曲池乳姥丧煞三右沈鼾石碑世范守尽水烟袋述奏铴锣贪驩谈名踏跷跳变蹄轮偷儿头黑頽沦鰕鱼谿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