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奏的意思、敷奏的详细解释
敷奏的解释
陈奏,向君上报告。《书·舜典》:“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孔 传:“敷,陈;奏,进也。”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式是敷奏,百揆时序。”《水浒后传》第二二回:“那六贼酿祸已深,得 陈东 敷奏,圣上俞允,勅批贵府,充军籍没,安置蛮烟。”
词语分解
- 敷的解释 敷 ū 布置,铺开,摆开:敷设。敷陈(铺陈,详细叙述)。敷衍(a.叙述并发挥,亦作“敷演”;b.做事不够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c.勉强维持)。 涂上,搽上:敷药。敷粉。 足够:入不敷出。
- 奏的解释 奏 ò 作乐(?),依照曲调吹弹乐器:演奏。奏国歌。奏鸣曲。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奏对。 呈现,取得:奏效。奏功。奏捷(取得胜利)。大奏奇功。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敷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敷奏(拼音:fū zòu,注音:ㄈㄨ ㄗㄡˋ)指“陈奏,向君主报告”,即臣子向君王陈述政事或进言的行为。
出处与经典用例
-
《尚书·舜典》
原文:“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释义:舜帝命官员通过言辞陈述政绩,再通过实际功绩考核,最终以车马服饰作为奖赏。
-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用例:“式是敷奏,百揆时序。”
释义:通过规范的奏报,使国家政务井然有序。
-
清代小说《水浒后传》
用例:“得陈东敷奏,圣上俞允。”
释义:陈东向皇帝进言,得到批准。
延伸解析
- 词源:“敷”意为陈述、铺陈,“奏”指向君主进言,合指有条理地汇报。
- 近义词:陈奏、启奏、上奏。
- 应用场景:多用于古代政治语境,如官员述职、谏言等。
以上信息综合了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来源(),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尚书》或相关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敷奏(fū zòu)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演奏乐器或唱歌时,把音乐表达得流畅、自然而有情感。我了解到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敷”和“奏”,其中“敷”的部首是“攵”,“奏”的部首是“女”。笔画上,“敷”字有12画,“奏”字有12画。
《敷奏》这个词的来源主要是从古代音乐理论中发展而来的。在古代,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乐器演奏和声乐方面都有独特的发展。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音乐家们总结出了一套完善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其中包括了能够将音乐演奏得流畅、熟练、有情感的技巧,就被称为“敷奏”。
在繁体字中,“敷奏”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敷奏”这个词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同,没有什么特殊变化。
以下是一个关于“敷奏”的例句:
他敷奏着美妙的乐曲,观众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一些与“敷奏”相关的组词包括:演奏、乐器、音乐、旋律等。
“敷奏”的近义词可以是:演绎、奏乐、表达。
至于反义词,我无法提供确切的词语,因为“敷奏”是一个比较具体的词汇,没有明显的相反意义。
希望上述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尽力帮助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