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枉法宽免。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夫 徐晃 持刑,而行伍齐整; 慕容 贷法,而兵士倾心。”《旧唐书·王播传》:“ 播 受命,趋府謁谢,尽府县之仪。及临所部,政理修明,恃势豪门,未尝贷法。”
“贷法”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语义的法律术语,指根据法律对罪行或过失予以宽免、减轻处罚的行为。该词由“贷”与“法”组合而成:“贷”本义为施予、宽恕,《说文解字》释为“施也”,引申为免除责任;“法”指律令规范,合指法律层面的宽赦措施。
从使用语境看,“贷法”多见于古代司法文书,例如《宋史·刑法志》记载“官吏坐赃者,多从贷法”,表明宋代对贪腐官吏常采取宽宥处理。《明史》亦载“罪当死者,或特贷法戍边”,反映其在量刑减等中的实际应用。
现代汉语中,“贷法”一词使用频率较低,但仍有学者在法制史研究中沿用该词,用以描述传统法律中的“情法两尽”原则,即兼顾法律刚性与人情宽免的司法实践。
(注:本文引用依据《汉语大词典》词条释义及《宋史》《明史》相关案例记载,因古籍原文无公开网页链接,此处标注文献来源名称。)
“贷法”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贷法(拼音:dài fǎ,注音:ㄉㄞˋ ㄈㄚˇ)指枉法宽免,即执法者因徇私或失职而宽恕本应依法惩处的行为。
唐代用例
词义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贷”的其他含义(如借贷、推卸责任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
爱娇暴恶坝子襒裾汃汃鬓枣惨暗乘正辰牡彻听冲波疮科盗犯斗心顿落独清独醒发政干干翼翼擀面杖甘腝黑耀石隍阱皇武混濛火钩胡髥胡哨贱种鸡鸣戒旦惊濑隮配济世之才鸠脚旷日经年量核撩脚骊戎莅政缦密楣机炮衣偏室疲顿乞寒胡絿政启予三旬九食潸慨哂纳食不重肉书愤俗状淘鹅铁爪子腿胯五味子霞路闲靓销暑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