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准则。《宋史·道学传一·程颐》:“ 颐 於书无所不读,其学本於诚,以《大学》、《语》、《孟》、《中庸》为标指,而达於‘六经’。”
(2).犹标榜。 宋 叶适 《国子祭酒李公墓志铭》:“ 赵丞相 特用材鋭甚,清官重职,往往世所标指谓道学者,忮者尤怨。”
(3).批点。 明 张鼐 《读卓吾老子书述》:“夫一古人之书耳,有根本者下笔鉴定,则为画龙点睛;无根本者妄意标指,则为刻舟记剑。”
“标指”是汉语中一个复合词,其含义可从构词法和词典释义两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标”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解释为“标识、标准”,引申为事物的准则或显着特征;“指”则指“指向、指示”,表示明确的方向或意图。两字组合后,“标指”通常指代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标识或标准,常见于古籍及特定学术语境,例如《汉书·艺文志》中“标指星辰,以授民时”即用此义。
二、词源与演变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标指”在汉代已作为固定短语使用,最初用于天文历法领域,后扩展至文学批评,如刘勰《文心雕龙》以“标指”形容文章主旨的显豁。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学术讨论或仿古表达,强调对核心准则的提示作用。
三、用法示例
四、相关词语
与“标指”近义的词语包括“标识”“指标”,但“标指”更强调动态的指示过程,而“标识”侧重静态符号,“指标”则多用于量化标准。
“标指”一词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在咏春拳中,“标指”是高级套路之一,属于核心技法。它结合了小念头的攻防基础,通过转马步和双手招式交替,融合近战、中远距离攻击。其名称源自禅理“标月指”,强调在对抗中保持视野长远,不被眼前动作局限,体现攻防辩证思想。
皮尔士符号学中,“标指”(Index)是符号分类的三元之一,与图像(Icon)、象征(Symbol)并列。标指符号通过物理或因果关联指向对象,如烟雾指示火、温度计显示气温。这类符号具有直接指涉性,常用于语言学和社会科学分析。
现代日常使用中,“标指”主要指咏春拳技法或符号学概念,古代汉语释义多见于文献,需结合具体上下文理解。如需深入武术细节或符号学理论,可参考权威武术教材或皮尔士原著。
百雷扮相葆佾冰弦玉柱察察为明茶炊持复川墨寸丝不挂地理图丢眉弄色短缺独清独醒改朔功布钩金襘袺过筛子后尧婆花爆恢济煇燿蹇傲江屿家酿及等精彩机运诀要慨念瞌睡鬼老爷庙沥沥淅淅临祭露筋祠录影机闾阎绵历眇徂葩蘤盘磨泙湃剖诉权宦阙短人民民主专政若乃善自处置少寝伸玩使轩搜讨夙世冤业团粉颓唐推引托慕卫道陷溺闲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