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粲的意思、白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粲的解释

(1).令罪人选精米以供祭祀。 秦 汉 时的一种刑罚,施于高级官员命妇及其后裔中的女子犯罪者。《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汉书·刑法志》:“罪人狱已决,完为城旦舂,满三岁为鬼薪白粲。”《后汉书·章帝纪》:“繫囚鬼薪、白粲已上,皆减本罪各一等。” 李贤 注:“男子为鬼薪,取薪以给宗庙。女子为白粲,使择米白粲粲然。”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清理庶狱,分别轻繫重繫,使操作如白粲鬼薪之罚。”

(2).白米。《宋书·孝义传·何子平》:“ 扬州 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輒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 子平 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饗白粲。’” 宋 苏轼 《送江公著知吉州》诗:“白粲连檣一万艘,红粧执乐三千指。” 明 王錂 《寻亲记·得胤》:“白粲表芹意,红叶不须题。”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须换银米》:“﹝ 顾威明 ﹞遂令家人从旁细数,计削去四十三茎,立取白粲三百石送之。鬚之遭际,亦奇矣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粲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历史词汇,其核心语义与粮食加工及古代刑罚相关。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古代文献记载,该词可作如下分项释义:

一、名词义:指精白的上等米粒 《说文解字》释「粲」为「稻重一秠,为粟二十斗,为米十斗曰毇,为米六斗大半斗曰粲」,可见其本义与精细加工相关。汉代《急就篇》注疏中明确记载:「白粲谓择米令白粲粲然」,强调其洁白光亮的外观特征。这类精米在古代多用于祭祀或贵族膳食,《周礼·天官》中「食用六谷」的记载即包含此类精制谷物。

二、刑罚义:秦汉时期女性劳役刑 《汉书·惠帝纪》载:「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这是最早的系统法律记录。该刑罚要求女性罪犯从事「择米」劳役,与男性「鬼薪」(采薪)形成对应刑种。据《汉旧仪》补充说明,刑期通常为三年,执行期间需完成官府指定的精米筛选工作。

该词演变过程折射出古代粮食加工技术发展与社会治理体系的关联性,现代汉语中虽已不作为常用词汇,但在研究秦汉法制史、古代粮食经济等领域仍具重要学术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白粲"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秦汉时期的刑罚

  1. 适用对象:针对高级官员的命妇(受封号的女性家属)及其后裔中的女性罪犯。
  2. 具体内容:强制罪犯手工挑选上等白米用于祭祀,属于劳役刑的一种,与"鬼薪"(男性罪犯为宗庙砍柴)并列。该刑罚见于《汉书·惠帝纪》记载。

二、白米的别称

  1. 特指粳米:形容米粒洁白光亮的状态,"粲"在古汉语中表示鲜明、洁净之意。
  2. 引申用法:后也泛指优质白米,如唐代文献中已有此用法。

补充说明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法律制度背景,可参考《汉书·刑法志》或《后汉书》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捱靠安圭拉岛暗碛陂塘柳别房秉旄閟幽不享唱陈赤翟春意茨宇发愤自厉氛氲服小辅助体操府尊阁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贯输归侨闺绣画果谲海关海内鼎沸回漩鹄头谏词唧溜决尸坤旦六飞马步毛遂自荐马苑妙婧名卿钜公谬易偏枉骈诛气勃勃清况覃精仁心仁术软环境入己闰运骚屑食淡嗜尚水鷄厮咬素事素乌踢雪乌骓透明卧式镗床闲荡邪謣系迷